心心念念的阿里巴巴,终于加入了恒指圈!香港恒生指数(HYCM代码HK50aug20)终于熬成了婆,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恒生指数自1969年推出以来50余年来,是反映香港股市表现的重要衡量指标。不过,恒指的市场表现和代表性常遭诟病。恒指中资讯科技业板块仅腾讯一家巨头,所占权重为11.36%,这使得缺乏新经济代表的恒指(HYCM代码HK50aug20),已经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香港及内地的经济运行情况了。
2014年,港交所因无法接受同股不同权架构,失去了阿里巴巴IPO机会。此后,港交所一直为阿里巴巴的回归做着不懈的努力,发力推进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港交所新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总结》正式生效,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的上市障碍被扫除,二次上市的通道也被打通。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挂牌港交所,与腾讯同台竞技,成为港股市场最耀眼的两颗明星。次日,阿里巴巴火速被恒指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于12月9日起生效。不过,当时恒指(HYCM代码HK50aug20)在市值、交易量、上市时间有严苛要求外,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地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阿里巴巴都回来了,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今年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进行了自2006年纳入H股后,近15年来的重大指数改革。恒生指数公司在官网上公布了一份咨询报告显示,91%的回复者支持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恒生指数,93%支持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恒生国企指数。同时,93%的结果支持第二上市公司纳入恒生指数,92%支持第二上市纳入国企指数。据此可见,二次赴港上市的公司已经获得了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可。于是,恒生指数公司决定,将来自大中华区域的上述两类公司纳入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选股范畴,在指数里的个别成份股比重上限设定为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虽然恒生指数成份股每季度都会检讨调动,但本次调整因首次纳入同股不同权及第二上市的股份而备受瞩目。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终于要入恒指圈了!
8月14日港股收盘后,香港恒生指数公司发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宣布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药明生物将被纳入恒生指数。目前恒生指数成份股维持在50只。和阿里一起加入恒指圈的还有小米,但此前同样备受期待的热门股美团点评落选恒指(HYCM代码HK50aug20),只进入了恒生国企指数。

权重方面,阿里巴巴占恒指达到5%上限,小米集团占2.59%;同时,腾讯控股的权重从此前的11.67%下调至10%上限,汇丰控股权重从8.86%降至8.14%。阿里入圈,将有望改变恒指(HYCM代码HK50aug20)偏科的现象。目前恒指当中金融股权重占比较高,约50%;科技股权重仅腾讯一家,占比11.36%。调整后,根据静态测算,阿里巴巴占比恒指权重3.8%,加上腾讯,中国两大巨头占恒指权重比例将高达15%以上。

此外,这不仅是阿里和小米的利好,对于还在“观望”的拼多多、携程、百度等剩余几十家中概股来说,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未来互联网行业(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小米集团、京东、网易等)在恒指中的比重将有望进一步上升。

现在的恒指(HYCM代码HK50aug20),真的很弱鸡。从2018年1月算起,已经熊了足足2年半了,期间暴跌23%,甚至比不上一直被广大股民吐槽万年不涨的上证指数(跌6.5%)。
今年以来,恒指(HYCM代码HK50aug20)在全球主流股指表现中排名更是靠后,仅次于英国富时100指数(HYCM代码UK100sep20)和法国CAC40(HYCM代码FRA40aug20)。
那么,领涨的又是谁呢?放眼望去,都是些科技股占比大的股指。其中中国科创板暴涨49.77%,位列全球第一;深成指涨31.65%;美国纳指(HYCM代码US100sep20)涨22.81%。足以可见,科技股是拉动指数上涨的中坚力量。美股长达数10余年的牛市,驱动力不就是权重最大的美国五大科技巨头FANNG吗?现在,苹果和微软对标普500指数(HYCM代码US500sep20)的影响力,比几十年来任何两家公司都大,占比权重已经升高至12.5%。
今年以来,恒指成份股市值TOP10中7只金融股——工商银行、中国平安、建设银行、友邦保险、中国银行、汇丰控股、中国人寿,全军覆没。TOP10中唯有科技股腾讯表现优异,涨幅高达36%。未来恒指加入阿里巴巴,无异于增添了一个生力军。
去年11月,阿里巴巴赴港第二上市,共发行5.75亿股,仅占总股本2.68%。随后,阿里巴巴香港部分的成交额已占阿里巴巴全部成交额的18%以上。今年5月,阿里巴巴港股成交量位列第二,仅次于港股市值最大的腾讯。

自5月18日,恒指公司公布咨询结果之后,美团点评至今已飙升84%,小米集团涨28%,阿里巴巴亦涨25%,远远高于同期恒指(HYCM代码HK50aug20)6%的涨幅。同时可以看到,阿里巴巴染蓝的信号已经吸引美股投资者急转香港买卖,仓位重心逐渐东移。因为阿里美股、港股可以互换,其美国存托凭证(ADS)的存托人花旗银行将41.1亿股转仓至港股,占阿里总股本19.22%。
此外,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的加入,将让恒指更有赚钱效应。据测算,预计被动资金配置将有12.55亿美元流入阿里巴巴(占日均成交额192%),7.12亿美元流入小米(占日均成交额223%),3.45亿美元流入药明生物(占日均成交额335%),2.7亿美元流入美团点评(占日均成交额53%)。不过,由于调整,受被动资金流出影响最大的是腾讯控股(预计流出3.82亿美元,占日均成交额30%),其次是中国平安(预计流出1.67亿美元,占日均成交额42%)。
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二次上市的时候,上交所、深交所曾与港交所达成过一项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将第二上市和具有加权投票权的公司排除在沪港通的名单外。因此,阿里巴巴不会因此次恒指的变化而被纳入港股通,除非重新修改协议。如果未来阿里巴巴被纳入港股通,那么港股将有望迎来爆发的小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