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稳定汇率,料人民币未来呈双向波动

来源:汇火火      发布时间:2020-10-19 13:37:17      点击:6731
从技术面看,日线周期美元兑人民币下行通道保持良好,短期或将围绕6.70区域展开争夺。

上周六(10月10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人民汇率稳定,决定从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至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下跌。数据显示,10月12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一度跌超300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一度跌超500点。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人民银行为了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的一种准备金。它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手段,即通过影响汇率远期价格,调节远期购汇行为。 

从2015年外汇风险准备金被推出以来,一共进行了三次调整,每次调整都是在人民币汇率上涨或下跌得比较快的时候。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10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96,较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调305个基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也双双大涨。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补涨超1000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一度升破6.7关口,刷新去年4月份以来的高点。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之后,人民币汇率在整个三季度走出了十年来最强的单季走势。 

目前受疫情影响,海外流动性泛滥,中国经济率先复苏、金融稳步扩大开放,人民币资产成为优质资产和价值“洼地”,刺激外资稳步流入,进而引发人民币出现升值预期。但当人民币升值速度较快时,也有可能带来资产泡沫风险。因此,央行为了遏制人民币汇率升值过于迅猛,避免潜在风险,做出了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决定。

分析师团队认为,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后,人民币汇率受到的冲击非常有限,未来不会出现大升大贬情况,相关冲击很可能会被市场快速消化,中长期主要还是以稳中双向波动为主导。央行此举更多还是要靠市场来调节外汇的供求。虽然通过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降低外汇的购汇成本能影响外汇的供求,但还没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民币今后的走势,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长期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有望趋于稳定。料央行下一步也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即便人民币还有可能升值,但升值的步伐也可能放缓。 

另外短期方面,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稳固与否,也要考虑到国际外汇的变动因素。

首先,受美元指数上升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在本周持续走低。但由于临近大选,两大党派之间竞争愈加激烈,并相继放出更多“猛料”,且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反复、难以捉摸,影响美元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会在这段时间内集中出现。因此,美元走势飘忽不定的情况亦会造成人民币的波动加剧。 

其次,欧美疫情二次暴发,各国封闭状态抑制经济也会减少我国的外需,影响我国经济复苏。最后,在全球疫情失控、经济复苏受限、保护主义未减的情形下,国际金融市场或波动,不稳定性因素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产生双向波动走势。 

从技术面看,日线周期美元兑人民币下行通道保持良好,短期或将围绕6.70区域展开争夺。跌破后或将进一步指向6.68-6.60一线,但继续下行概率较小。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动力依然存在,但随着阻力增强,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速度将会有所减弱,未来有望进入双边波动的调整区间。

1603085806285445.png

用户评论(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