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众多广为国人熟知业务的蚂蚁集团,昨日传来IPO新进展。消息称,蚂蚁初步计划于下周二至周五(27日至30日)招股,拟在11月6日A+H股同步挂牌,过程须跨越11月3日美国大选。以上仅是初步时间表,最终可能有变。
据悉,蚂蚁此次IPO的目标估值,为2250亿美元(约合1.56万亿人民币),计划募资3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39亿元),其中,港股市场募资或少于A股市场的200亿美元,这将有望成为今年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IPO。如果估值成真,上市后的蚂蚁集团将力压工商银行(HYCM代码CFD_1398.HK)、农业银行、中国银行(HYCM代码CFD_3988.HK)、建设银行(HYCM代码CFD_0939.HK)、人寿(HYCM代码CFD_2628.HK)、平安(HYCM代码CFD_2318.HK)、京东(HYCM代码CFD_JD)美团,成为排在阿里、腾讯(HYCM代码CFD_0700.HK)、茅台之后的中国第四大上市公司。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今年前8个月,A股首发募集资金规模为3015.11亿元,而这234家IPO企业所募集资金规模的全部总和,也不过相当于约两个蚂蚁集团。可以想象,蚂蚁集团如此庞大规模的一次性融资,A股和港股市场是否有与之相对应的资金实力承接这样的压力,让市场为之担心。

对于蚂蚁这种企业,不少人认为“打新几乎稳赚不赔”。9月底曾有媒体指出,蚂蚁IPO几乎已经是香港的热门话题,每个人都想买一些蚂蚁的股票,而9月初就传出财富管理公司们为了客户能筹集更多资金打新蚂蚁,甚至建议客户减持甚至清仓他们手里持有的一些资产。
知情人士透露称,香港金管局等预计蚂蚁集团此次在港冻资将达数万亿港元。若是数万亿港元冻结1周左右,这或将影响香港银行间利率。为此,香港金管局曾与负责蚂蚁集团此次招股的主要收款银行进行了协调沟通以找到解决办法。

由于受到全球投资者的热捧,蚂蚁在港股的IPO计划将港元需求推升至历史记录高位。数据显示,今年的资金流入迫使香港金管局卖出港元,到周三时金管局的干预措施将向市场注入约2,860亿港元(370亿美元)。创纪录的年度增幅甚至超过了2008和2009年的总和。

如果按20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蚂蚁集团上市后,将直接占据科创板总市值的52%。如果上市后股价涨幅超过50%,蚂蚁的总市值将有望超过茅台老大哥,问鼎A股总市值第一的宝座。
蚂蚁是个好公司,从上市之前蚂蚁金服改名为蚂蚁科技集团来看,未来上市的蚂蚁集团能提供的将并不是一般的金融服务,而是一家充满想象力的新经济公司/科技公司。2020年,大家也看到了,美国科技股,尤其是像脸书(HYCM代码CFD_FB)、苹果(HYCM代码CFD_AAPL)、亚马逊(HYCM代码CFD_AMZN)、奈飞(HYCM代码CFD_NFLX)和谷歌(HYCM代码CFD_GOOG)这些科技巨无霸,涨得最欢,连带着大盘指数都好看了。A股市场上就缺少这样重量级的科技股,而蚂蚁在科创板IPO,未来可能会被纳入沪深300指数(HYCM代码CN300nov20),将有望为指数带来极具潜力的提振。

不过,短期而言,吸血效应依旧值得警惕。2020年1-6月份的净利润平均计算,蚂蚁当前的年净利润应该在30亿美元的水平,按2000亿美元的总市值计算,市盈率估值大约在66.7倍,略低于科创50当前74.89倍的整体估值。如果蚂蚁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开盘,则会对A股形成利好。然而,如果上市的涨幅远远高于这个水平(大概率会),甚至拉升50%乃至翻倍,蚂蚁就很可能成为第二个中国石油。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迷信所谓的IPO抽血效应。蚂蚁这样的巨无霸在两地上市,肯定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未必就是死路。蚂蚁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而蚂蚁的关联公司阿里巴巴(HYCM代码CFD_BABA)已经涨疯了。今日亚市早盘,阿里巴巴港股再创历史新高,触及303.8港元,市值超6.5万亿港元,稳居港股第一。

今晚的美股开盘,让我们一起期待阿里巴巴(HYCM代码CFD_BABA)的表现!现在来HYCM投资美股、港股不仅可以赚差价,每手还能返现10美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