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反弹也难逃下行风险,人民币内部驱动力持续强劲

来源:汇火火      发布时间:2020-12-14 09:41:47      点击:6740
英国于本周宣布在国内进行新冠肺炎疫苗的首轮接种,率先成为首个开展大规模接种的西方国家。

继上周美元接连跌破前低91.70和91整数关,录得一个月最差周度表现后,美元本周内连续四天小幅反弹,但未能确认扭转跌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收复6.52失地,但人民币依旧处于强势地位。美国国内经济状况及财政刺激法案进程是影响本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截止本周五收盘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上周五开盘水平6.54附近。

在上周五,非农数据的惨淡让人们对美国经济表现再度感到忧虑,导致市场再度堕入避险情绪主导。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业就业人数新增24.5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47.5万,前值63.8万。不过,美国11月失业率从6.9%下降至6.7%,好于预期6.8%。受此消息影响,美元指数一度持续下挫,最低跌至90.48,刷新2018年4月以来低位,但由于英国与欧盟的贸易谈判暂停,英镑和欧元自高位回落,为美元在两年半低位企稳提供契机,因此美元日内有所拉升,并未延续上周的下跌趋势,反而走出了低位反弹的走势。 

本周一欧洲市场传来消息,英镑遭到英国脱欧不确定性重创,一度暴跌超过200点,受益于英镑暴跌,美元自低位回升,触发庞大的空头回补,加速了美元的反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弹走势属于被动推高,在长期看来,似乎不是恢复上行的主要动能。况且,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此前也发布声明称,11月糟糕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经济陷于停滞,他认为,今年底和他上任后应该各有一次通过刺激相关的议案,所以美元本身面临着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方案的压力。 

英国于本周宣布在国内进行新冠肺炎疫苗的首轮接种,率先成为首个开展大规模接种的西方国家。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也承诺,在他上任前100日内,美国政府将向国民分发1亿剂疫苗。这些消息可能提振风险偏好情绪,但若美元因疫苗提振美国经济复苏前景而走好而非受风险偏好情绪压制,那么非美货币中风险货币表现将可能优于避险货币。同时,疫苗方面的消息也是好坏参半。最新传来的关于一些副作用的消息令人感到不安。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称,4位接受辉瑞疫苗注射的第3期志愿者出现了贝尔氏麻痹症(面部瘫痪),但是现在还没有明确证据将疫苗与令人不适的医学状况联系起来。据悉,任何对药物、食物或疫苗有“严重”过敏史的人接种该疫苗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受这些消息的影响,美市盘中,美元指数短线加速上涨40点,刷新日高至91.17。 

新刺激计划僵持数月,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尽管在核心问题上,双方依旧不肯让步,但随着疫情的蔓延和经济压力的增加,两党突然各自发力,提交新的刺激计划方案。一来避免政府因资金问题停摆重演,二来为新刺激计划的达成争取时间,这一次美国两党终于站在了同一边。只是权衡议案只能拖得了一时,关键还要看刺激计划本身的进展。在距离12月11日联邦政府现有预算资金即将到期的两天前,众议院紧急辟路,以343对67票的结果投票通过了为期一周的权衡议案,以避免政府在12月18日之前关门。但超过2万亿的刺激计划方案进展仍旧蒙阴。美元短期内有上涨空间,但长期来看依旧承压。 

国内方面,经济基本面基础依旧稳固,人民币升值周期尚未结束。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是美元贬值导致的人民币被动升值,另一方面基本面也支持人民币升值。中国在今年二季度、三季度这两个季度,经常项目盈余的季度均值超过了1000亿美金,这是2008年四季度以来最高的。一方面得益于货物贸易出口强劲,另一方面是由于海外支出中海外旅游的部分急剧降低。这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好处在于使得一个国家经常项目盈余上升,经济和金融的基本面得到明显改善,货币也越来越强劲。分析师团队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货币政策等因素决定美元仍将处于贬值周期之中,而中国经济的相对优势、出口的产能替代效应和货币正常化进程都决定人民币升值的基本面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扭转。 

技术面上,本周美元兑人民币在下探至6.50水平位置得到支撑并短暂反弹,但并未突破6.55关键点位,缺乏上涨动能。日线上来看,布林通道并未有明显敞口,这表明美元兑人民币走势依旧在寻找机会突破,如果美元突破布林带中线关键点位6.55,短期内有望迎来短暂上行回调,反之,则持续低迷。周线来看,美元对人民币依旧保持下行通道,有进一步跌破6.50的趋势,建议逢高卖出的操作策略。人民币在长期内将持续保持强势。

1607910072772044.png

用户评论(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