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就这么劲爆!元旦假期回归首日,国际原油价格双双高位跳水,第二天却猛然调转枪头大幅飙升约5%,其中美国原油(HYCM代码USOILfeb21)自2020年2月以来首次站上50美元/桶上方。原油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次原油重新上行,能持续多久?


OPEC+减产和增产的选择,其实就是一个囚徒困境:大家都不减产,则需要以低价换取市场份额;共同减产带动油价走高,是以市场份额换取价格;怕就怕自己减产别人不减产,那就是白白给别人做嫁衣。所以,从2016年,OPEC+达成联合减产联盟以来,产油国之间的博弈从未间断过。

2021年的钟声刚刚敲响,OPEC+又面临新一轮艰难的抉择。根据去年12月OPEC+达成的协议,今年1月开始,OPEC+减产规模将从每日770万桶,调整为每日720万桶。同时,1月开始每月都召开部长级会议,以确定渐进缩小减产的规模(每月产量上调幅度,将不超过每日50万桶)。
本来,按照去年12月的形势,各国疫苗开打了,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原油需求实现增长,OPEC+要逐步撤出减产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没想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欧美等疫情都呈现进一步加速扩散的趋势,更糟糕的是,新冠疫苗接种的进度远不及预期。
于是,OPEC+又站到了十字路口。减产还是增产,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1月4日的会议上,沙特和俄罗斯这两个老大,再次站到了极端的对立面:

两国僵持不下的局面,让人不自觉地想到了去年3月,两个大佬谈崩后,沙特直接启动价格战,成为负油价的推手。光是想到那个惨烈,都让人忍不住颤抖啊,这也是周一油价跳水的重要原因。
却没想到峰回路转,沙特竟然又做起了“救火队长”。1月5日,沙特在延长了一天的会议结束后突然宣布,自愿在2月和3月额外减产100万桶/日。如此一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将在2月和3月分别增产6.5万桶/日和1万桶/日(每月共计增产7.5万桶/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OPEC+整体不仅没有增产,实际上还增加了减产力度。尽管想不明白沙特为什么这么做,原油市场还是很实诚地对沙特的“自我牺牲”报以热烈的涨声。


不得不说,沙特的这一单方面行动,连其盟友都被吓到了。之前为了让OPEC+会议圆满结束,各国不得不同意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增产要求,其它各国的产量配额则维持在1月的水平。会议都结束了,沙特完全没有必要再唱这么一出戏。沙特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沙特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原油市场,这种效果能持续多久呢?未来还将关注两方面因素:

新年才刚开始,不要着急对未来太早下定义。如果你已经好了伤疤忘了疼,建议回去翻一番2020年伊始原油市场的旧日历。时刻保持警惕,才是一个合格投资者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