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黑马来了:2003年以来最有看头的欧央行利率决议

来源:汇火火      发布时间:2021-07-27 14:38:58      点击:699
在万众期待中,欧央行7月利率决议终于姗姗来迟,这将是2003年以来最有看头的欧央行利率决议。

在万众期待中,欧央行7月利率决议终于姗姗来迟,这将是2003年以来最有看头的欧央行利率决议。记住这两个时间点:

1.png

这次欧央行利率决议之所以让市场觉得十分重要,是因为就在7月8日,欧央行在一次特别会议上,同意将通胀目标(HICP)从此前的“中期内略低于2%”更改为“中期内将采用2%的对称性通胀目标”。这是欧央行2003年以来首次进行重大改革,意味着,欧央行7月的利率决议,是实施新战略的第一次定期货币政策会议,其货币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以适应新的通胀目标。

对于不了解内情的朋友,可能觉得这很难理解。那么,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通胀目标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2.png

我们先来看数字。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很多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都定在2%这个数字上。这是因为,根据模型测算,发达国家认为当经济增速达到2%以上与核心通胀水平在2%附近时,其经济发展才会比较稳定,并可持续性增长,不仅消费与供给相对平衡,而且利于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长,经济会处于一个相对良性的循环当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控制债务规模的增长,并使基准利率滑向常态水平,这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不过,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各国用于确认通胀目标的指标各有不同。加拿大、英国使用的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通胀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美国用的是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物价指数),而欧央行用的是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这都是经过考虑对本国通胀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以及最能代表本国通胀的成分后而进行的选择。

欧央行从成立以来一直使用的就是HICP指标,但围绕数字2%的目标表述却发生过多次改变:

       3.png

结合欧元区HICP的历史数据,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欧央行对通胀目标的调整的原因。2003年的情况是,欧元区的通胀持续高于2%,欧央行希望把通胀压在2%下面,所以其对通胀目标的设定,看起来更像是单向的,只有通胀过高时才会采取行动。然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区通胀长期低于而且是大幅低于目标水平,于是,欧央行从2014年就开始不断强调其通胀目标的对称性(这个我们待会细讲),表明通胀太低欧央行也是会采取行动的,但没啥卵用,通胀甚至数次在0%附近徘徊,即使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都在担忧通胀急剧上升,欧元区的通胀目前也仅仅是接近但低于2%而已,其实压力并没有美国那样大。

4.png

这个时候,美联储动了,为了表明其坚定宽松的决心,美联储推出了平均通胀制,表示要容忍更高的通胀。这就给大家伙都出了个难题,尤其是欧央行,要调和那么多个不同利益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更难。不过,怎么样,先端出个态度,而且比以前那个低于但接近2%的模糊目标要清晰的多,就是锚定2%了。达不到怎么办?那就别怪欧央行使劲放水拉上来了。超过了怎么办?这就小CASE了,毕竟之前的通胀目标,刚分析过了,就是偏打压成分的,欧央行对此驾轻就熟。因此,这次通胀目标调整有一个信号,欧央行可能比预期更长时间的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甚至还可能加码宽松。

5.png

欧央行这次调整的通胀目标,其实是抄美联储的作业,不过抄的不是美联储2020年推出的平均通胀制,而是2012年的2%的对称式通胀目标。

2012年,美联储在《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声明》中宣布2%的对称式通胀目标。对称通胀目标,要求央行在通胀过低和过高时都作出反应,即使是允许上下超出目标范围,也是短暂的。而且,这个目标只考虑将来,不管以前怎样,以后达成目标就行,这就是所谓的“既往不咎”。

2020年8月,美联储将通胀目标替换成2%的平均通胀制目标。这意味着,美联储将会允许通胀在一定时间适度超过2%,以弥补通胀在低于2%时期的影响。不过,美联储并没有明确一定时间是指多长时间。也就是说,在平均通胀目标制定下,美联储既考虑未来,也考虑过去,变成了“既往需咎”。

欧央行为什么决定用对称式通胀目标,而不是平均通胀目标呢?前面我们说过,欧元区通胀是长期不达标的,而且欧元区去年的平均通胀率仅为0.3%,这意味着如果要补偿的话,得超出2%很大的范围,才能补偿回来。然而,欧元区里面以德国为首的国家,对高通胀是极其警惕的,根本不可能同意这个方案。

1627367859324989.jpg

另外,欧央行和美联储对达成目标的期限规定也不一样,美联储规定的是长期通胀目标,而欧央行规定的是中期通胀目标。美联储的长期,其实从每次的经济预估和利率点阵图上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较长期的时长起码是3年以上。然而,欧央行的中期就比较模糊了,根据欧央行的说法,“中期”的长度将随时间而变化。 

相比之下,欧洲央行在设定新的通胀目标上比美联储更谨慎,也更具灵活性。欧央行这次调整通胀目标,允许通胀短暂超过2%,但容忍度肯定比美联储低,这可能意味着如果欧元区的通胀有持续升温迹象之际,欧央行可能较美联储更早采取紧缩政策。然而,如果欧元区通胀并没有想象中的高企,欧央行则有望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宽松政策。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欧央行如何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前瞻指引来配合新的通胀目标,决定了欧央行对通胀的容忍程度,也确定了欧央行的鸽派程度。不过,欧央行内部的分歧,可能使得这次会议未必会给出具体的方案。


用户评论(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