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东京奥运会,很多人吐槽,奥林匹克精神在哪里?如果我有超能力,我愿能穿透屏幕,进入比赛现场,为中国奥运健儿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鸣不平!
7月28日,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决赛,日本选手桥本大辉跳马“出线”以总分88.465摘金,而中国选手肖若腾零失误却因没向裁判示意被扣0.3分只拿到银牌。

日本选手桥本大辉跳马“出线”
同日,男子举重73公斤级比赛,中国选手石智勇在首次试举拿下188公斤后,他又举起了192公斤,却被裁判判罚屈肘失败。愤怒的石智勇直接提升难度,借着冲天怒火举起198公斤,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中国选手石智勇打破世界纪录后高呼“还有谁!”
羽毛球混双半决赛,日本选手东野有纱明显过网击球,裁判判罚日本得分;女子水球小组赛,比赛中日本选手压在中国选手身上游,裁判却视而不见……桩桩件件,让人实在忿不平。为什么看起来我们总是被针对?奥运会真的仅仅只是一场体育盛会而已吗?
我们来看看每天不断变化的奖牌榜,或许能窥探一二。截止北京时间8月4日15:00,根据国际奥委会官网上的排名,中国以金牌32、银牌21和铜牌16,总计69枚奖牌位列第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大部分媒体也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排名规则来做排名的。

偏偏,美国就是例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媒体,不是以金牌数,而是以美国奖牌总数76枚进行排位高居榜首。

不过,美国这个做法,引起了东道主日本的不满,因为这种排法把原来占据第三的日本硬生生按到了第五。日本为了在这届奥运会上包揽奖牌超越中国的心思,可谓是拼尽全力,各种上的了上不了台面的都拿出来了:

还真别说,凭借这些“优势”,日本在截至7月27日的时候,在奖牌榜上还真的力压中国和美国,如愿位列第一。

一个体育竞赛而已,为什么各国非得争排行榜第一呢?因为,奥运奖牌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反映,尽管两者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体育综合水平的提高是与一个国家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及技术能力相适应的。现代竞技体育在很大程度其实已经脱离生活实践,更接近于“学术研究”和“科技研发”,奥运夺金就像科技学术前沿的突破一样,拼的是最尖端的一点点领先优势,这是要烧钱的。
有数据显示,1988-2016年间决出的2283块奥运金牌中,欧美地区(包含西欧及北美、澳新)摘取1041块,占金牌总数的47.9%(奖牌总数则占47.3%);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东欧集团占24.1%(奖牌数占24.5%),东亚各国占16.1%(奖牌数占14.2%)。按百分比计算。欧美列强表现稳定,东欧在冷战结束之后开始明显滑坡,东亚则由于中国的崛起而迅速扩大,拉美的相对扩大与1992年后古巴开始参加奥运会有关。

这些数据表明,强国,体育也强。从过去五届奥运会上看,各国获奖牌数量(包括金银铜牌)整体上还是和GDP正相关的(不排除个别黑马的情况)。当然,GDP总量也要考虑人均GDP,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印度GDP在全球排名10以内,拿到的奖牌却少的可怜。

有人会说,中国取得的奥运成绩,是把原本应该用于大众体育的资源,注入极少数顶尖竞技选手身上,和欧美有根本的区别。我们不否认这种体制上的差异,过去五届奥运会奖牌总数排名11-20名中,就很明显体现了这种情况。古巴、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白俄罗斯和波兰,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都远低于瑞典、挪威、丹麦这些北欧国家,但是奥运成绩却要好得多。

有差距,我们不怕承认,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早已是欧美这些强国不容忽视的强劲对手。2000年以来,除了中国作为东道主举办奥运会那一届,美国一直霸占金牌数第一,中国稳定在前3,要是这一届东京奥运,美国被比下去了,这绝不仅仅是输了奥运这么简单说。

从这方面考虑,我们也不难理解日本的做法。日本是想借东京奥运会来提振长期低迷的经济的呀,是日本准备当成翻身仗来打的,结果一场疫情打乱了日本的计划。日本得不到实际的经济好处,就更想在奖牌榜上扬眉吐气了。想明白后,咱也别气了,平常心看奥运,千万别影响了你在HYCM交易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