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宗商品行情相当火爆,尤其是原油(HYCM代码BRENTfeb22)和天然气(HYCM代码NATGASdec21)轮番抢占涨幅榜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列在大宗商品中,但金融属性强于商品属性的贵金属,今年迄今仍是下跌。

过去一周,黄金(HYCM代码SPT_GLD)连涨7天,创去年7月29日以来最长的连涨日,累计涨幅近100美元。市场热血沸腾,认为黄金的春天终于就要到来了,有望今年第三次挑战1900。

然而,本周连续两天收跌,尤其是昨天带长实体和长上影线的阴烛,让一部分投资者不那么确信了。黄金,还能冲1900吗?
我们在《黄金美元罕见同步大涨,如何解读?》一文中,已经解读过,黄金此轮上涨,主要就是靠美国的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加息预期遭抑制两大主力拉升。那时,黄金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位置:

美国乃至全球的通胀还能不能往上走,相信很多人都有答案。新冠以来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下,充实了消费者的超额储蓄,叠加供应链危机和供需不平衡,共同推动美国物价飙升、通胀已经创下31年来最高。事实上,世界各大经济体10月通胀都创下纪录,就连一直喊通缩的日本,通胀水平也刷逾40多年来最高,德国则刷新28年高位。
而且,通胀上行压力似乎没有减弱的理由:

然而,有了这些还不足够,关键还在于,市场认为美联储会怎么看?这才是决定黄金未来走向的关键。市场的解读,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工具来窥探: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全球利率的锚,通常情况下,市场对利率预期上升,也会在这一资产上得到反映。7月以来,美债收益率重新走高,若能突破3月的高点,那么,去年3月企稳以来的上行走势将有望得到延续。这意味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的信心更足。反之,则倾向认为,市场仍受美联储态度的左右,犹豫不决。


我们在《超实用!两大工具看懂市场如何评估美联储加息》中,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使用这一工具。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前,市场对美联储在明年6月加息的预期不足60%,目前接近67%,预期在上升,但仍不够强劲。如果这一可能性大幅提高,甚至在6月之前加息的可能性提高,则表明市场对美联储提前而不是推后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

那么,是什么会推动这些工具产生变化呢?这将需要包括但不仅限于各国央行的官员讲话,以及美国重磅经济数据等信息,不断去刷新市场已有的认知。举两个例子:

对黄金而言,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越坚定,金价越难以持续走高;反之,若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不那么笃定,黄金可能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攀升。我们要明白,一味上涨或下降的行情是难以持久的。我们需要判断的是,导致黄金上涨的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而扭转当前的主趋势。如果没有,那就坚定地持有多单或者回踩干多;如果答案已经不那么确定,那么,多头就可以减仓或者暂时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