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最近关注财经新闻,可能常常会看到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飙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哎哟,这要是买涨,肯定大赚。可是,打开HYCM平台一看,咦,不仅没涨,还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国际天然气贸易区域性很强,可以分为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三个市场。

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亨利港(HH,Henry Harbor)期货合约,这也是HYCM天然气合约的标的。亨利港天然气期货是基于亨利港交割中心的实体交易合约,亨利枢纽是美国德州、路易斯安那州等天然气产地与消费地的核心枢纽,它连接了4条州内,9条州际双向干线天然气管道。亨利枢纽代表美国天然气定价基准,从CheniereEnergy公司2011年签署了美国墨西哥湾地区首个液化天然气出口合同开始,亨利枢纽逐渐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

伦敦洲际交易所(ICE)NBP期货合约(National Balancing Point)。不同于美国的亨利港天然气,NBP是一个虚拟的天然气交易中心,能通过虚拟交易平台和相关机制实现对有形交易平台的替代。因为交割机制灵活,NBP天然气期货合约是国际天然气的定价基准。如果NBP期货合约暴涨,显示全球天然气供需处于紧张的状态。

荷兰TTF(Title Transfer Facility)是欧洲大陆唯一的基准枢纽。荷兰庞大的天然气储量使其成为欧盟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尽管荷兰只是欧洲的一个中等国家。TTF也是虚拟的交易中心,不仅服务于荷兰,也服务于周边国家。TTF快速发展,2014年天然气交易量超过NBP,2015年7月流动性超过NBP,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被称为天然气市场的“布伦特”。

普氏日韩LNG现货(JKM),顾名思义,日韩天然气是现货,代表的是到岸价格,对远期定价的影响力不足。

天然气国际贸易大多数是通过管线或船运达成交易,地理上的限制与昂贵的运输费用(长途国际管道建设和液化天然气船运费用)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区域之间的贸易往来,使得天然气市场具有明确的区域特性,并形成了3个相互独立的自然天然气定价体系。
北美地区天然气自给能力较强,市场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决定天然气价格。这导致气价波动频繁,幅度也较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选择亨利天然气期货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4-9月,亨利天然气期货和洲际交易所的NBP期货价格出现了很大的趋同性,但两者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不一样的,前者飙涨更大程度上是美国国内天然气供应不足,尤其是8月下旬以来受到飓风袭击进一步加剧供应短缺,而需求随着疫情好转不断回升,美国天然气供需缺口不断扩大。10月,美国已经从飓风造成的破坏中喘过气来,亨利天然气期货开始筑顶回落。
天然气是欧盟的重要能源,但欧盟的天然气产量不能满足天然气消费的需求。即使是天然气自给率相对较好的英国也不能完全自给自足。这也就使得欧洲的气价很大程度上受到进口地供应的影响,其中俄罗斯来源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已经占总进口量的50%以上。可见,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对欧洲气价至关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北溪2号管道能否启用,对欧洲气价影响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

亚太地区日、韩等国以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为主,是液化天然气最大的市场,其价格与进口原油综合价格挂钩,同时实行长期稳定的“照付不议”合同。亚洲地区不但天然气资源贫乏,而且从市场流动性来看,亚洲市场天然气生产商、销售商以及管道气供应商都相对有限,不利于竞争进口。
戳下方视频了解各地天然气价格
综上所述,如果你交易的是美国的天然气期货,就不能看着欧洲气价飙涨,来去给自己的交易做计划,否则就真的掉坑里都不自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