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元兑人民币自本月高点6.3889小幅回落,目前在6.3730一线交投。分析团队称,由于西方国家进入圣诞节假期,市场交投清淡,美元兑人民币料延续窄幅区间震荡走势,短期难有明显方向。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保持在疫情前的水平下方,劳动力市场继续收紧,消费者支出强劲增长,使美国经济有望在2021年实现强劲收官。另外,美国消费者信心在12月进一步改善,表明尽管疫情反扑,且财政刺激减少,但经济在2022年仍将继续扩张。
当前强劲经济数据应有助于支持对美联储升息的预期,尤其是报道称新冠变种病毒奥米克戎患者需要住院的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市场对经济前景乐观上升。市场预计美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走强,货币市场目前预计3月美联储政策会议前加息的可能性高于50%。
在美元方面,鉴于美国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且美联储进一步收紧政策预期走高,预计美元指数在2022年可能出现“先涨后跌”的行情。预计2022年美元指数波动区间在90-100,上方阻力位分别在97.7和99.7。
今年以来,人民币可谓是货币市场中的赢家,兑美元稳步升值,走势表现不俗。
强势人民币主要有三大支撑:第一,受益于欧美国家对服务需求大减、对货品需求激增,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强劲;第二,新冠疫情导致越南等出口竞争国生产线关闭,全球对中国产品更依赖;最后,中国严谨防疫,促使消费降温,抑制进口。
上面三项利好促使2021年10月中国贸易顺差打破单月空前纪录,达845亿美元。今年前11个月,中国贸易顺差年增30%,至5950亿美元。资金不断流入中国,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
有鉴于此,今年迄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6%。相比之下,2021年来美元指数上涨7.2%,美元相对于多数货币均强力攀升。在此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仍表现出惊人的强劲。
自2020年5月于疫情早期阶段触及低点以来,人民币一直在稳步上涨,近期人民币更无视美元升势而持续走强。人民币一度于12月9日突破年内前高,不过中国央行连续施以重手进行预期引导,包括年内二度调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在降准之后进一步调降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尽管如此,受强劲的贸易顺差支撑,叠加人民币年底之前季节性的结汇需求,从供求比看人民币仍偏向升值。
分析团队表示,中国采取降低利率来给火热的海外资金降温,削弱对国内外资金的吸引力,尤其是来自美国的资金。与此同时,美联储局已加快缩减购债,并指出2022年可能加息三次。届时,中国可能面对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的问题。
从技术上看,美元兑人民币受到50移动均线压制,汇价从本月高点回落,并陷入区间盘整阶段。MACD指标柱状线收缩,显示空头力量减少,短线阻力位于6.3900/6.3920区域,若汇价站上6.3920上方,10月29日高点6.4095将成为进一步阻力。在下行方面,初步支持位于9月21日下行形成的23.6%菲波纳奇回撤位水平附近6.3695,其次是年内低点6.3381。预计2021年剩下交易日,美元兑人民币很大可能维持在6.3620-6.3920之间震荡交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