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提名连任以来,美联储一次比一次鹰派,但对昨晚这样的刚,市场还是大呼意外。
美联储在隔夜的利率决议中,超于市场预期的主要是鲍威尔的讲话,包括2点:

鲍威尔强化鹰派立场,吓得全球资产瑟瑟发抖。
美国三大股指在美联储利率决议后,悉数大幅下行,其中道指(HYCM代码US30mmyy)再次上演近1000点跳水。

恐慌情绪蔓延至今日亚市,香港恒生指数(HYCM代码HK50mmyy)开跌1.39%,日经指数(HYCM代码JPN225mmyy)创一年多新低。

预计这样的情绪,将有望延续至欧洲市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稳妥的做法,就是顺应市场的选择。然而,鲍威尔刮起的这阵强风,能吹多久呢?
当前美联储的首要任务,就是管理好通胀预期。像以前那种一边宽松,一边喊通胀上行,已经起不到震慑作用了,美联储必须来点更狠的,让市场看到美联储抗通胀的决心。所以,从去年11月底开始,鲍威尔就在慢慢地增强对市场紧缩预期的煽风点火,从一开始的放弃通胀暂时论,到加快结束Taper,再到加息次数高于预期,最后到缩表也快于预期。通过不断强化市场的预期,市场开始相信,美联储有动力去加快紧缩,这也是当前市场正在进行计价的。
从博(yin)弈(mou)论的角度,每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都是收割全球资产的时机。这样的话,通胀就是一个幌子,实际上就是现在美国需要吃些肉来补补大伤元气的身体了,所以美联储说要快速加息,是动真格的。如果大家都相信这种说法,那么美元资产将还有不错的上升空间。
然而,市场终会反应过来,除了Taper,其它的预期都还停留在“口头”层面。美联储说了,现在还没有整体加息计划,3月才会给出评估。也就是说,美联储给自己争取了缓冲的时间,毕竟,这段时间里,可能发生任何事,比如:

到时候,美联储可以借坡下驴。既然经济不需要那么猛的火力,那么加息进程缓下来就顺理成章了。而且,今年11月中期选举,美联储加息速度也不大可能太快或幅度太大。从这个角度回头看,鲍威尔隔夜的话,可能让市场过度解读了:

这样来看,美联储其实没那么鹰,这个心理准备我们应该要有。因此,美联储超预期鹰派给市场的影响,或许远没有我们想象得深远。市场最近的低点/高点,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