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2月10日)21:30,美国劳工部将公布1月CPI。在数据公布前,各资本市场枕戈待旦,大行情正在不断酝酿中。
有的资本产品几乎屏住了呼吸,等着数据明确后才做选择。比如美元指数(HYCM代码SPT_DXY)在上周暴跌后本周几无波动。

有的资本产品押注美国通胀不及预期,选择提前狂欢,比如美国三大股指连涨两日,对利率最为敏感的科技股集中营纳指(HYCM代码US100mmyy)隔夜涨幅更是超过2%。

有的资本产品在数据公布前保持亢奋,对冲通胀和高波动性,比如国际现货黄金(HYCM代码)已经连涨四日。

不同市场反应各异,表明市场对美国通胀的评估高度分化,这意味着数据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由于美国就业市场强劲,接近或已经达到充分就业,自去年11月以来,美联储明确表示将控制通胀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加息节奏、缩表进程等货币政策决定都将与通胀状况紧密挂钩。这就意味着,美国通胀将有望成为美联储做出改变的“唯一”变量,而CPI是众多通胀数据中对市场影响最大的。
目前市场完全消化了美联储3月加息25个基点,而美联储官员近期不断发表讲话,打压市场对其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不过,如果通胀数据强劲,可能让美联储依然将单次加息50个基点视为选项,也就是超出当前的普遍预期,从而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市场普遍预期美国1月CPI月率增长0.4%,低于前值0.5%;年率增长7.2%,续创1982年以来最高水平,为连续第二个月“破7”。
目前市场对美国CPI预期存在较大分歧:



在数据公布前一天,美国白宫亲自下场,教市场解读此次美国CPI数据。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美国CPI不及预期比CPI强于预期,对市场的影响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官员一直在淡化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意味着即使通胀继续升温,市场最多做出膝跳式反应,但难以持续,因为强劲的通胀难以改变美联储的加息进程。
然而,如果通胀逊于预期,可能引起市场对美国通胀已经或即将筑顶的臆测。由于市场早前过度透支了美联储紧缩预期,本就动能不足,当通胀出现转向的可能性时,人们可能下意识反应美联储未来或许不会太过激进,从而推动早前的仓位回补。
每月只关注非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你还不习惯或者还不熟悉美国CPI,那么从今天起,把它加入重点关注名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