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亚市开盘,国际原油大幅跳空高开并一路走高将近7美元,国际现货黄金(HYCM代码SPT_GLD)、美指(HYCM代码SPT_DXY)等资本市场也剧烈震荡。

原来这都是西方宣布禁止俄罗斯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惹的祸。究竟什么是SWIFT?用SWIFT制裁俄罗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让上周五回温的市场再度骚动起来呢?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简称SWIFT)总部设在比利时,成立于1973年,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的合作组织。目前,SWIFT系统连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00多家银行机构、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客户的实时支付清算系统。
简单来说,SWIFT是一个渠道,只是约定了转账的代码和规则,仅仅涉及信息的传递,并不涉及真正的清算和资金流向。SWIFT电文以不同代码区分不同金融机构,通常来说,SWIFT代码由8 ~ 11 位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对于普通老百姓,如果有跨境汇款的需要,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SWIFT代码的作用。SWIFT支付系统去年日均发送4200万条包括支付、交易和货币兑换的订单和确认信息,其中涉俄支付份额约占1%。
截至 2021 年底,SWIFT 系统中,美元、欧元、英镑的支付业务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40.5%、36.7%、5.9%,位列前三;人民币的支付业务市场份额占比已提高至 2.7%,排名也上升至全球第四。

美国在SWIFT拥有 2 个董事席位(总共25个董事),且多担任董事会主席,可以直接影响 SWIFT 系统的运营。在美国要求下,SWIFT 在纽约建立了分中心,并与美国国内的美元清算系统 CHIPS 对接。而CHIPS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95%的美元跨境支付清算。作为美元的最终提供者,美国通过 CHIPS,进一步提升了对 SWIFT 的影响力。

切断俄罗斯的SWIFT交易,相当于把俄排除在大多数国际金融交易之外,包括获取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创造的国际利润,这两部分利润合计占到俄财政收入的40%以上。很多人惊呼,一旦措施生效,将阻断俄罗斯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有人甚至指出,这相当于向俄罗斯抛出“金融核弹”。
不过,此次欧美对是否切断俄罗斯的SWIFT存在较大分歧,因为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油气,甚至美国内部也有不少人士对此表示反对。除了能源外,俄罗斯还是镍、化肥和小麦、大麦等大宗商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一旦切断联系,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对于通胀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欧美各国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欧美为银行间进行与俄石油及天然气相关支付留出空间,只是对两个主要的俄罗斯金融机构、规模约一万亿美元的资产进行制裁;对于几个俄罗斯寡头进行个人制裁。欧美并不敢真正把俄罗斯完全踢出SWIFT系统。

没有SWIFT系统,也能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清算,只是会比较麻烦。俄罗斯就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面对美国和同盟国启动的金融制裁,建设了自己的金融信息交换系统——俄罗斯银行金融信息系统(Financial messaging system of the Bank of Russia,简称SPFS系统)。
公开消息显示,2020年,俄罗斯替代SWIFT系统(SPFS)的使用量相比2019年提升1倍,在俄内的使用比例达到20.6%。截至2021年11月10日,SPFS系统有400个使用者。相较SWIFT而言,俄罗斯自己的系统以及其它一些金融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
不过,俄罗斯对外贸易依存度并不高。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国际贸易占GDP比重46.6%,其中近半为能源出口。因此,美欧实施SWIFT制裁对俄经济有重大影响,但未必形成致命打击,而欧美自身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也会受到制裁的反噬。
综上,看起来欧美升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引发金融市场巨震,但实际上欧美的制裁不过是纸老虎,并不足以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