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月CPI,让人大跌眼镜。连持平都做不到,直接1981年以来的新高。

欧美吓得股债双杀,延续到今日,亚洲股市也是一片凄凄惨惨戚戚。

1981年以后的通胀是多高呢?超过14%!那时候,为了战胜通胀,有一位通胀斗士叫保罗·沃尔克,他顶住了各种压力,将利率一路提高到20%,终于战胜了通胀,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很多人都说,现在美国的情况,和1970年代那次很相似:

美国11月马上要中期选举,差不多是我们马上就要进行的中考。那么,美国会怎么解通胀这道题呢?照着70年代的真题抄作业,可行吗?
直接先说答案,难!
先说鲍威尔这个人,刚上任的时候,我们都叫他好好先生,就是两边逢源,从来没投过反对票。这么一个人,说好听点就是中庸之道,说不好听的话,他做事之前肯定会想着自己头顶的乌纱帽,很难做不到两耳不闻自己政治前途的窗外事,一心只想着治理通胀的事。鲍威尔的几位老领导都说,鲍威尔行动太慢了,才导致了现在这个不可控的局面,鲍威尔自己肯定也明白,却还是迟迟不行动,可见其中的一些利益权衡。

再说美国金融市场,也不允许美国把利率提到和通胀一样高。仔细看下图,从保罗·沃尔克以后,美国的利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线下方,真要破了这条线,美国股市就敢再来一次1929年股灾重演,然后经济再来一次大萧条。这谁也不敢赌。

事实上,不管美联储做与不做,美国股市都不会好受。
如果放任通胀上涨,大部分企业的生意都不会好做,业绩恶化,收入、利润率都会下滑;
如果激进加息,利率高了,整体权益资产的估值就会下降。
美国民众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的比重超过70%,即时不考虑通胀带来生活成本的上升,股市暴跌也是在收割美国民众的钱包。所以,现在不是美联储想不想做的问题,是美国两党为了中期选举,都要求美联储大胆放手干。这在中期选举前是罕见的,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通胀之高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然而,要加息到何种程度,可能连鲍威尔本人,都不敢想。
鲍威尔能做的就是拼命引导市场预期。本来已经有所好转了,在上周五通胀数据公布之前,市场上对美国通胀即将见顶的声音越来越大,不料却是见光死。
桥水基金倒推,美联储想要把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水平,可能需要美国股市从当前水平暴跌25%。
总结一下,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当前市场信心不足,美国股市反弹更多是修正,而暴挫可能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