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英联邦,有什么关系?

来源:汇火火      发布时间:2022-09-14 18:00:31      点击:88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不到一周,安提瓜和巴布达表示要公投脱离英国君主制,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发声说不反对脱离英联邦。英联邦究竟是什么呢?

36.png

37.png

二战后,英国开始大踏步走下坡路,却又不愿意失去原有的帝国霸权。于是,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确定各英属自治领都获得完全独立的主权,并使用“英联邦(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一词,与众多前殖民地国家保持联系,同时消除“帝国”这个词所含的令人不愉快的殖民意味。

1949年,名字改为“Commonwealth of Nations,直接翻译就是“联邦”,没有“英”了,但是中文世界仍然约定俗成称之为“英联邦”。与此同时,英联邦成员需对英王效忠的原则也被删除,这是英国做出的又一次让步。

38.png

英联邦是一个国际组织,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英联邦的象征是英联邦元首,但此职位并无实权。根据规定,英联邦元首不同于英国王位继承,并非世袭制,而是英联邦成员国共同决定的。英国并不干涉各国内政,只是相互加深会议协商,促进合作,举行联邦政府首脑会议等,还有英联邦运动会。英联邦元首始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之后一直由女王担任。2018年4月21日,英国王储查尔斯获批准继任下一任英联邦元首。

截至2022年9月,英联邦有56个成员(加上新西兰王国名义下纽埃和库克群岛,则为58个成员国),其中非洲国家21个、北美洲国家12个、大洋洲国家11个、亚洲国家9个、欧洲国家2个、南美洲国家1个。

39.png

英联邦成员国面积约32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197个国家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土地面积最大的是加拿大,加拿大也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2021年,英联邦人口约26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约占总数的一半。

英联邦国家都承认英国君主为整个英联邦的元首,但只有奉英国君主为自己国家元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才被称为英联邦王国(Commonwealth realm)。这些国家与英国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它们都希望与英国保持密切的关系,前提是独立。截至2022年9月,英联邦王国有15个成员(加上新西兰王国名义下纽埃和库克群岛,则为17个成员国)。英联邦王国总面积为1873万平方公里,约占197个国家总面积的14%;总人口1.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

1949年,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仍然愿意留在英联邦内,开创了一个先例。当前英联邦有36个共和国。此外,英联邦还5个拥有各自君主的君主制国家,包括文莱、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来西亚和东加。

40.png

英联邦的创始成员国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巴基斯坦、南非、斯里兰卡和英国。

各个主权国自愿加入英联邦,也可随时退出英联邦。附属国在独立后可自行决定是以主权国身份(若得到其他成员国的承认)留在英联邦还是退出英联邦。比如,南非、巴基斯坦、斐济、冈比亚、马尔代夫都曾经退出英联邦,后又加入。

对一些小国来说,英国风光不再,但好歹也是大腿,能抱上还是不错的,还可以享受一些英联邦的红利,如关税优惠,经济援助,学历互认、护照免签等。一些并非前英国殖民地的国家如卢旺达、莫桑比克、加蓬和多哥也愿意加入英联邦,便是例证。

英国在脱欧后,更是不会轻易放弃英联邦,后者为英国提供了欧盟之外的国际贸易选择。数据显示,2016年,英国对英联邦出口与对德国的相当,占英国出口总额的8.9%。而来自英联邦的进口与来自中国的进口相当,占英国总进口额的7.8%。

不过,对于一些国家而言,英联邦可能比较鸡肋,批评家说连这个组织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几乎完全是靠着女王的努力继续存在着。现在女王不在了,人心散了,想走的国家越来越多。最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表示最终会改制共和国,但短期不会采取任何措施。

从目前看来,英联邦距离解散或仍有较长的距离,但影响力恐怕只会越来越低。


用户评论(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