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离奇连环爆炸,全世界都在找“凶手”

来源:汇火火      发布时间:2022-09-29 14:47:50      点击:891

猝不及防,欧洲的后路突然被堵得死死的。

  • GMT时间26日00:03,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位于博恩霍尔姆岛附近发生泄漏。

  • GMT时间26日17:04,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东北部两处发生泄漏,一处在丹麦境内,另一处在瑞典境内。

刚开始运营商检测到管道内压力突然下降,认为是天然气管道泄漏。后来,根据丹麦和瑞典测量站的监测,管道泄漏区域都记录了强烈的水下爆炸,其中一个震级为2.3级,类似于可察觉的地震。

根据丹麦军方发布的首批北溪管道系统泄漏点图片,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泄漏处的气泡上升到波罗的海表面,形成直径超过1公里的“气泡圈”。据丹麦军方估算,北溪管道泄露的最大表面积干扰直径远超1公里,泄漏中心较小的影响圈也有方圆约200米。

1664433912563369.png

北溪AG公司发表声明称,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同时遭到破坏,是前所未有的事件。

22.png

有人问俄罗斯不是8月就停了北溪1号的天然气输送吗?怎么还有泄露?原来,天然气管道关闭前,得往管道里充气,否则管道将会因为负压被海水巨大的压强压瘪,管道里有气是正常现象。

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的数据显示,北溪管道采用高强度的低金无缝钢管打造,内径恒定为1.153m,厚度为4.1厘米,外层包裹有额外6-11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每一根都重达25吨。水下部分由10万根这样的复合钢管组成,部分位于水下80-110米的深度。因此,由于自然环境腐蚀导致的管道泄漏可能性极小。

23.png

这种管道具有很高强度和韧性,防震防爆,应对一般的小型海底地震也没问题。在那么深的海底,普通炸药无法炸毁。连续破坏三个海底管道,需要极大能量。瑞典地震专家根据现场的爆炸状况做出判断——“起码用了100公斤TNT”。据分析,只有鱼雷或精确制导自杀式潜航器才能引爆。

24.png

丹麦和瑞典都表示,不可能是“事故”,而是“蓄意破坏”。目前,美、俄及德国官方都没有提出正式指控。

25.png

事件发生后,俄罗斯的第一反应是:事故性质还不清楚,然西方和乌克兰媒体迅速宣扬是俄罗斯破坏了北溪管道。按照乌克兰官员的说法,这就是俄罗斯干的,是“恐怖主义”行径。

俄罗斯确实有动机。断了管道,欧洲在能源上花费大量增加,就没有余力管乌克兰,那么,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就会更具优势,更快速推进战斗的结束。然而,这样就彻底得罪了欧洲。俄罗斯为什么停北溪1号管线做威胁?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俄罗斯其实还是想和欧洲做生意,想逼德国启用北溪2号管线。所以,俄罗斯关掉管道做个姿态可以,但炸管道以后还得修,看起来怎么都不划算。

不过,西方这么宣扬,俄罗斯也没办法给自己辩解,就像这场俄乌冲突,最初也是因为西方说俄罗斯的核武威胁被逼出来的。既然做没做都要背锅,不如就坐实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26.png

美国的最初说法是:美国不会猜测原因,但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不过,北溪炸掉,战略获利最大的是美国。

美国一直反对北溪2,因为有北溪2号,欧洲的天然气市场就没美国什么事了。最近德国迫于民众压力有些松动,想和俄罗斯谈谈,双方关系一旦缓和,就很难再搞混了。炸管道,据说要等好几个月才能修复。欧洲等不起,就只能不断向美国靠近。在欧洲最需要的时候,俄罗斯天然气没有跟上,那以后的“朋友”就只能是美国了。

福尔摩斯们好像真相了。有人挖出一则美海军新闻,6月10日,BALTOPS 22波罗的海演习期间,分配到爆炸物处理机动部队 (EODMU)8 的克里斯·比安奇中尉正在为水下任务训练活动准备模拟炸药。

2月就在俄乌冲突前几天,拜登总统曾威胁,一旦俄罗斯向乌克兰动武,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将被停止,并表示美国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北溪2号不是美国的项目。

不过,美国如果真这么做,风险也很大。一旦被德国等欧洲国家抓住现行,美国与欧洲被乌克兰战争大大拉近的关系就可能崩裂。

27.png

根据上文,波兰没有这个实力炸管道。不过,也不排除波兰当个“枪手”的可能性。

波兰是东欧最反俄、也是支持乌克兰最卖力的国家。俄乌冲突后不久,俄罗斯就断供了波兰的天然气。既然俄天然气也轮不到我,那索性,大家都别用了。

波兰前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发推,就一张海面爆炸图,上面配了一句话:谢谢你,美国(Thank you, USA)。

28.png

当然,这个枪手也可能是乌克兰,或者其它美国的盟友。

谁破坏了北溪管线,最终可能将不了了之,成为新的长期历史谜团,因为即使某一方称它拿到了另一方作案的证据,另一方也决不会承认。

29.png

北溪管道遭破坏,影响是多方面的。

30.png

在波罗的海,大规模的天然气泄漏,肯定是一场环境灾难。尽管两条管道目前都未处于运行状态,但此前管道中仍注满了天然气,天然气的泄露将持续数天甚至一周。甲烷气体的大规模泄漏可能带来巨大的安全和环境危害。

31.png

之前俄乌冲突的战场只是乌克兰,现在可能已经延伸到波罗的海,这可能意味着,冲突很可能正在失控,而且已经不能用什么底线思维来推演未来形势。俄罗斯和欧洲的纽带没了,双方也没什么顾忌,战局可能会更激烈。

32.png

其实,北溪管道一条8月底以来暂停送气,一条完工后未投入运营,漏气对当前欧洲天然气供应状况并无直接影响,只是加剧了俄欧之间的紧张气氛。

然而,破坏北溪管道相当于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发了市场对于欧洲当地能源基础设施可能遇袭的担忧。此前连跌4天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再度飙升,盘中涨幅超过22%。

33.png

可以预见,这个冬天,欧洲会前所未有的冷。


用户评论(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