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个月,欧元终于重新收复了平价关口。

在这关键时刻,欧央行会不会锦上添花呢?敬请锁定10月27日20:15欧央行利率决议以及20:45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欧央行在7月才进行首次加息,告别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时代,远落后于美联储等主要央行。今年9月宣布,欧央行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75个基点,这是自2002年欧元面世以来最大幅度加息。
一旦加息按钮启动,欧央行就面临和美联储相似的处境,尽管经济衰退压力很大,但加息的鹰派立场不能放弃,否则会被市场质疑其抗击通胀的决心,从而使得通胀预期再次走高。更高的通胀预期至少会产生两个后果:
民众开始囤货,也就是先透支未来的需求来避免未来更高的价格,这反而会进一步推高通胀,造成恶性循环。
导致产业结构变化。民众长时间减少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其他消费,即使后期通胀回落也很难再恢复,从而导致经济永久性停滞。
因此,欧央行加息虽然对抑制高价能源没有什么用,但欧央行必须坚定猛烈的加息,让通胀的预期不再上涨。即使经济真衰退了,只要通胀下来,经济也能够恢复,而表明控制通胀的决心,也是给予企业、资金以及人才信心,防止他们出逃。
市场预计此次欧央行将继续加息75个基点,这已经被市场充分定价,预计不会有太大影响。无论是鹰派还是鸽派的官员都不反对这么行动。

澳储行在10月初已经率先放缓加息步伐,上周五美联储新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也放风美联储将在12月放缓加息步伐,周三加央行意外加息力度不及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欧央行加息的关注点已经从每次会议的加息幅度,变为整个加息周期的幅度和长度。
后来者欧央行在深陷能源危机、经济前景黯淡的背景下,还能承受得住几次大幅加息呢?
9月时,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欧央行本次加息周期的终端利率在1.5%左右,并会维持到2024年的6月。不过,在欧元区9月CPI公布后,市场上调了这一预期。上周彭博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们认为欧央行的终端利率将在明年3月达到2.5%,也就是说离现在还有175个基点的涨幅。部分更为鹰派的欧央行官员认为,应该至少提到3%以上。如果欧央行暗示的利率路径不及市场预期,或对此绝口不提,将被市场认为不够鹰派。

欧央行在今年7月才停止扩大其债券投资组合,并继续每月购买约500亿欧元的证券以替换那些到期的证券。欧央行目前APP资产购买有3.3万亿欧元,从明年3月开始每个月有290亿欧元的债券持仓自然到期,关注欧央行是否会通过主动抛债来加速缩表进程。
在英国国债差点暴雷被英央行以雷霆手段挺住之后,市场对全球债市的信心相当脆弱。在这个当口,欧央行要讨论缩表,必须谨小慎微。2010年的欧债危机,让欧央行更加提防南欧国家借贷成本攀升。当前欧洲深陷能源危机,投资者对南欧国家的担忧不断上升,任何激进的流动性撤出都可能对债券市场和货币政策的传导造成高度破坏。可以参考意大利和德国公债收益率差来评估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
市场预计,欧央行首先将逐步取消对其APP资产购买计划中到期债券的再投资,而不是直接出售来缩减资产负债表。荷兰国际集团估计,这将使其资产负债表在2023年减少“可控的”1,550亿欧元,在2024年减少3,000亿欧元,而债券市场应该能够消化每年2,500亿欧元的持仓规模。那么,高评级国家如德国的十年期债券收益率只会上升6个基点,南欧国家则会上升15个基点。
市场预计欧洲央行不会过早采取具体行动,预计明年3月开始缩表,部分激进的欧央行官员则希望在12月出台缩表措施。不过,相关讨论可能在本次会议上就开始,这将标志着欧央行加大力度取消货币刺激政策以期降低通胀,被视为鹰派。
综述,如果欧央行仅加息75个基点而没有其它更多的暗示,对市场影响可能有限。如果欧央行不及预期或超预期鹰派,将可能造成市场短线的骚乱,但主趋势仍将由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前景的预期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