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全球市场波动率明显加大。美国股市周一道琼工业指数跌超400点,最低触及25003.63点,逼近25000整数关口;纳斯达克指数跌逾190点,跌幅超2.5%,报7,028.48点;标普500指数跌超1.6%,报2,690.73点。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发现,今年以来标普500大盘在滚动五日录得跌幅后,第六个交易日的平均亏损为0.05%,是2002年以来首次“逢低买入”的策略不再奏效。他再次预言,滚动熊市90%结束,美股已在熊市中。
美国科技股再度集体重挫,苹果收盘较纪录高点232.65美元跌超20%,收盘进入技术性熊市。据悉苹果新款iPhone手机的需求不如预期旺盛,最近几周下调了9月份的生产订单。
货币方面,美元跌至两周低位报96.17,受压于美联储官员就美国经济发表谨慎言论,表明美联储可能接近结束收紧周期。美元成为2018年的意外赢家,从4月的低位上升了近10%,因美国升息和经济数据强劲。但不少人认为,美元见顶。
欧元兑美元上涨,报1.1452。意大利称与欧盟在预算问题上没有理由发生冲突,意大利与欧盟讨论的偏差并不大。但与欧盟的谈判仍在继续。
英镑兑美元上涨0.16%,报1.2854美元。此前媒体报道称,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计划取消爱尔兰边界后备计划以赢得党内脱欧派的支持。不过脱欧进展仍面临不确定性,令英镑承压。
归根到底,当前英镑兑美元面临两个下行风险,一是脱欧协议无法在议会通过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另一个是脱欧谈判的时间即将不足,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近期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可能遭遇不信任投票,如果她赢了,英镑只是暂得安慰,因为这个结果不能保证脱欧协议就能在议会通过,如果她输了,新上台的首相可能采取更加强硬的谈判立场,不过最最重要的是,不管谁当政,谈判时间不够了。
美元兑日元下跌0.25%并触及三周低点,报112.55日元。因上周五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GPIF)将能够对冲各种货币的风险,如果该对冲政策真的发生巨大调整,对日元将有重大影响。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周一小幅收升,收报6.9429。交易员称,美元指数下行帮助稳定市场情绪,临近年底,企业结汇情绪也有所上升,不过逢低购汇需求仍不少,抵消部分升幅,短期料延续区间窄幅波动。市场依旧关注中美领导人月底在G20会议的会面结果,同时应注意到,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至少十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1年期国债,这给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
中国股市方面,沪综指周一连续三日收升,收报2,703.51点,续创逾一个月新高。分析师指出,大盘延续近期小幅上涨格局,但板块二八分化严重,权重股补涨、中小盘股则回调。大盘已将前期技术性缺口回补,但连续上涨后积累部分获利盘,短期沪指在2,650点上方盘整后,有望继续上攻。
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7%报26,372.00点,受内地房地产开发商类股上涨,因外界猜测政策将放松,但对中美贸易战的担忧继续压抑投资者信心。
另外,金价周一小涨,收高报每盎司1,223.98美元,陷于窄幅波动区间,因投资者在本周四的美国感恩节假期前不愿下大赌注。
原油期货在震荡交投中收高,受助于美国原油库存可能下降的报导,以及欧盟可能会对伊朗进行制裁、和欧佩克可能下调产量。布伦特原油收高0.03美元,报每桶66.79美元。美国WTI原油升高0.3美元,报每桶56.76美元,在上下两美元的幅度内波动。
外媒报道称,欧盟支持法国对伊朗公民涉及当地爆炸案而实施制裁的决定。消息显示欧盟可能步美国后尘,对伊朗实施制裁,令后者原油出口量进一步减少;欧佩克讨论减产的消息,对油价影响有限,因为俄罗斯似乎不愿作出支持。欧佩克会议将于12月6日召开。
加密货币大溃败,比特币自2017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5,000美元大关,市场猜测监管审查收紧将促使首次代币发行(ICO)的发行人清空持仓。
美银美林认为,油价与比特币重挫,表明市场“闪崩”风险升高。
交易员称,因低库存和未来两周天气寒冷预期,美国天然气期货涨超10%。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29年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因美国和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巨大分歧。此前外界期盼中美达成某种缓和。
最后,韩国周六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邀请后,打算明年访问朝鲜,这将是2005年来首位访朝的中国国家主席。
以上是今日播报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