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缘化的供销社,回来了

来源:汇火火      发布时间:2022-11-04 16:24:21      点击:906

一夜之间,供销社火了!

年轻一代可能会觉得这个名词很陌生,但供销社却是60后、70后等一代人的儿时回忆。供销社从未消失,为啥那么多人会觉得它现在是重出江湖呢?

21.png

供销社,是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简称。按照官方定义,供销社就是由政府引导,以农户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组织。

供销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三农,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从农民需求出发,统筹“供”和“销”:

  • 工业品下行: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和日化用品;

  • 农产品上行:从农民手中收购农副产品来供应城市和工矿区。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由一个“商家”供销社包揽 ,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化肥种子和燃料,一应俱全。

22.png

供销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彼时正值百废待兴,粮食和商品供应严重短缺,农村生产力亟需得到快速发展,供销社便应运而生。

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生产、渔业、手工业、消费、信用合作社。这标志着全国性供销社系统正式成立。

1953年10月开始,国家陆续对粮食、油料、棉花“统购统销”。供销社有“统购统销”的专营权。

1958年、1970年、1982年三次与商业部合并,又在1962年、1975年和1995年分别从商业部门里独立出来。

23.jpg

20世纪90年代开始,供销社开始了市场化艰难转型。1995年2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再度恢复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直至今日,推行以市场化为特征、扭亏增盈为目标的改革。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化机制倒逼下,供销合作社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龙头、以连锁经营为主要业态的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

2013年后,供销社定位更为突出“为农服务”,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现在,全国供销社系统现有3.1万家,拥有网点近40万个,重心倾斜在广大农村地区,主要是保障边缘化地区和偏远山区,支持那一批被遗忘的角落。

24.png

可见,供销社虽然比鼎盛时期有所衰落,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供销社曾被边缘化也是事实。很多90后和00后的年轻人都没跟供销社打过交道,他们更熟悉大型私营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等民营经济。

即使如此,供销社仍是不容小觑的庞然大物。2021年,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6.26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京东与拼多多两家电商巨头的全年成交总额GMV加在一起也不及供销系统。有人统计,这相当于1.8个沃尔玛营业收入,约等于中石油+中石化+邮政或者中国电网+中囯烟草+华为。

还有,供销社的全国配送网点83.2万个,是阿里菜鸟的八倍不止。

应该说,在市场经济下,供销社更多是补充,市场上多了一个选择,多了一个竞争,而不是取代其它市场主体。涅槃重生,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助推乡村振兴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用户评论(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