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俄罗斯天然气,欧洲这个冬天过得怎样了?

来源:汇火火      发布时间:2023-01-12 11:31:39      点击:936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很自信地喊话:假如西方继续制裁俄罗斯,

  • 那么国际油价会涨到300美元-400美元。

  • 2022年底,欧洲天然气价格将升至每千立方米5000欧元。

然而,开战之后,美国原油价格最高也就到了13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距离140美元/桶还有一步之遥,而现在都已经跌回70-80美元,比开战之前还要低。

19.png

荷兰 TTF 天然气期货价8月最高达到每兆瓦时(MWh)343欧元的历史高位,随后一路下行,当前也回到了俄乌冲突前水平。

20.png

回顾过往11个月俄乌冲突,似乎打了一场寂寞。能源市场似乎已经重归平静,也并没有出现欧洲人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情景。这是什么原因呢?

21.png

俄乌冲突开始之后,欧洲就相当有风险意识。在俄罗斯还没来得及反制之前,卯足了劲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与此同时,欧洲还花了大价钱从美国买入液化天然气。原本应该无气可用的欧洲,竟然演变成了因为天然气买得太多,没地方存,以至于很多港口漂了非常多的LNG船的地步。2022年9月,欧洲各国就已经存储了接近80%的天然气。到了11月份,欧洲各国更是宣布已经存储了超过100%的天然气。

即使有了“满格”的储备,欧洲还是怕天然气会青黄不接。于是,欧盟要求从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将天然气消费量减少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15%。欧洲努力地先保证生存,优先民用取暖,工业企业生产靠后站,虽然这个经济代价很大,但保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从实际效果看,目前欧盟27国天然气消费实际下降10%以上。

22.png

欧洲的“开源节流”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这个冬天,欧洲大陆迎来史上罕见的暖冬。2023新伊始,多国气候暖到令人难以置信,包括荷兰、丹麦、波兰、捷克等打破1月气温纪录,比之前均温多出10°C以上。

23.png

天气不像预期的极寒,自然对天然气的取暖需求就没那么大。正常情况下,欧洲11月底正式进入去库周期,速率跟随天气情况波动。欧洲天然气库存整体维持在80%以上,德国库存甚至达到91%,同比2021年提高30%。

如果天气状况保持正常,到3月底,库存设施的将达到满负荷的65%水平。如果气温非常低,库存可能会在3月份在20%左右的水平触底,但运营商应该会在4月份再次开始补充库存。

24.png

应该说,此前市场担忧的欧洲冬季能源供应极端紧张的风险已经非常低。然而,冬天仍未结束,目前天然气价格仍然远高于同期的5年平均水平,欧洲的能源危机可能也还难言结束。

一方面,欧洲还要看天赏脸。任何意想不到的极端天气都会带来风险。如果在今冬晚些时候再次遭遇持续的寒流,欧洲的天然气库存可能耗尽,燃料价格可能会再次被推高。

另一方面,欧洲现在就要开始谋划为下一个冬天储备天然气。今年的情况又和去年完全不同:

  1. 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为零。去年上半年,欧洲甚至是超额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下半年开始逐步下降至最后接近零的状态。今年,欧洲不大可能获得俄罗斯天然气,这部分缺口能否从其它地区替代,尚未可知。

  2. 亚洲需求上升。由于中国的“清零”政策,对天然气的需求下降,而随着中国放松防疫政策,亚洲液化天然气需求反弹,会加剧欧洲和亚洲市场之间争夺更多液化天然气,导致供应紧张。

也就是说,欧洲即使能获得足够的天然气,但代价肯定是要比俄乌冲突前要高许多。根据IEA预测,2023年欧盟将可能面临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缺口。

短期来看,欧洲的天然气价格降下来了,但只要俄乌战争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那么未来欧洲的能源危机还将持续。当欧洲各国开始储备2023-24年冬季天然气,届时欧洲天然气价格可能再度攀升。

不过,只要欧洲能咬牙挺过“转型”期,未来的日子会轻松一些。随着欧洲加大其它能源的投资,以及更多气源的拓展,比如,德国和卡塔尔签了长达15年的供气协议,大概从2026-2027年以后就会有新的稳定气源,这场轰轰烈烈的能源危机或才算落下帷幕。


用户评论(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