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半月的横盘整理后,国际原油价格一旦突破,将有望迎来一波较大级别的行情。

那么,突破的催化剂会是什么呢?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俄罗斯在上周五宣布主动减产50万桶/日,可能是一个契机。俄罗斯的最新动作,对原油市场意味着什么呢?

10日,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宣布,俄罗斯3月将把每日原油产量下调50万桶,减产大约5%,约占全球需求的0.5%。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表示,这是一个“独立”的决定,在此之前,俄罗斯没有与OPEC+进行正式磋商。
这是俄罗斯作为反制西方对俄油限价的措施。
表面看,俄罗斯很硬气,但实际上或也是无奈之举。虽然俄乌冲突从去年2月就已经开始,但欧美对俄罗斯原油的真正制裁从去年12月5日才开始生效,所以,2022年俄罗斯原油产量并未受到显著的冲击,达到1094万桶/天,甚至高于2021年的1077万桶/天。
随着西方国家对俄原油价格上限生效,而俄罗斯拒绝接受,这意味着俄罗斯原油出口将开始受到实质性冲击。所以,俄罗斯只能力挺油价,以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维持收入。

2016 年,OPEC(13个国家)与其他非OPEC主要石油出口国(10个国家)结盟,达成历史性联合减产协议,OPEC+也应运而生。从那以来,俄罗斯的产量目标,都会体现在OPEC+每次会议的决定上。
2月1日,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 (JMMC) 第 47 次会议,重申对 2022 年 10 月 5 日第 33 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商定的《合作宣言》承诺,该宣言将延长至 2023 年底。
当时会议决定,从 2022 年 11 月开始,OPEC+参与国的总产量从 2022 年 8 月所需的产量水平下调 200万桶/日。共20个国家参与协议,伊朗、利比亚和委内瑞拉获得减产豁免权,而沙特和俄罗斯分别承担1047.8万桶/日的生产配额,各占总配额接近1/4。具体配合如下:

俄罗斯此次绕开OPEC+,宣布单独减产50万桶/日。如果其它OPEC+成员国不对俄罗斯减产量进行弥补,意味着OPEC+较去年8月减产共计250万桶/日。OPEC+实际产量更低,数据显示,OPEC+1月减产执行率为172%, 12月为161%。
那么,OPEC+产油国会不会弥补俄罗斯减少的产量呢?有两名OPEC+代表表示,OPEC+不打算采取任何行动。2022年,面对美国的高压喊话,OPEC+始终没有做出增产的回应,仅在9月象征性地增产10万桶/日,而在10月国际油价跌破90美元/桶后,又宣布减产200万桶/日,结合OPEC+产油国更希望看到油价坚挺的意愿,加上当前油价仅在80美元/桶附近,OPEC+卷入俄罗斯与欧美博弈中的可能性不大,极有可能保持观望。

俄方宣布将减产后,国际原油价格应声暴涨4%,美油一度站上80美元以上,但在当天晚些时候回吐了部分涨幅。这是对原油供应端预期减少的应激式反应。

从更长时间来看,俄罗斯原油供应将进一步减少。2月9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俄罗斯准备改变其主要出口原油在石油税收公式中的价格评估方式,使其与布伦特原油的折扣缩小,乌拉尔原油的定价将低于布伦特原油20-25美元/桶。根据俄罗斯对乌拉尔原油的潜在设定,一旦油价在当前位置上涨5%-6%,乌拉尔原油将超过欧盟对其60美元/桶的上限价格。
这也就意味着,油价越高,俄罗斯将有更多的原油出口受到限制,从而形成油价上涨、供应减少的正循环,进而不断加剧供应短缺的局面。
然而,根据预测,即使OPEC维持当前立场,俄罗斯2023年原油产量有望下降106万桶/天,美国则增加88万桶/天,能够抵消大部分的俄罗斯原油产量降幅。也就是说,俄罗斯减产对原油市场具有冲击性,但威胁性并没有想象中大。在美国和欧洲等许多石油消费大国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俄罗斯独自影响全球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