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股刚从假期回归,就直接给吓懵了,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

这一部分原因,不排除是美俄两国领导人“隔空对战”太过激烈,给吓的。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数小时后,美国总统拜登在波兰发表演讲。
双方讲话的这个时间点很敏感。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周年,而在20日,拜登刚刚“闪电”突访了乌克兰。双方交锋,会给俄乌局势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我们先来看看乌克兰和波兰的地理位置,美国跑到俄罗斯家门口挑衅,俄罗斯肯定得刚。不过,普京的国情咨文24次提到西方,11次提到美国,10次提到北约,却是1次没提到拜登,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怎么放心上。相比之下,拜登在讲话中10次单独点名普京,这忌惮得是不是有点过于明显了?

拜登的讲话,和前一天访问乌克兰时大同小异:
普京更是抛出了让西方“恐慌的”炸弹:

原本,拜登说只去波兰,不会到乌克兰,但他还是冒着被“斩首”的风险曝露在了俄罗斯导弹打击的范围之内。这可能说明,拜登不得不赌一把了。
给乌克兰信心。近期战事上,乌克兰可谓节节败退,加上传言后勤装备供应可能不足,一旦人心散了,队伍就不那么好带了。其它盟国的领导人都曾到访乌克兰,而美国作为这个混局的始作俑者,不给点明确的表态,很难哄好队伍呀。既然拜登人都到了,怎么也得给点实际表示,但并不是拜登随身携带过去的,只是一些“支票”: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约5亿美元的援助,包括海马斯火箭弹、反坦克系统和雷达等武器装备,甚至还探讨了提供远程武器和“以前从未向乌克兰提供过的武器装备”等供应问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后说,2023年将成为胜利的一年,看来这鸡血打得还是不错。
增加政治筹码。拜登上任后没啥靓丽的成绩单,支持率越来越低。现在欧洲有声音让俄乌和平谈判,要是浑水不浑,美国就没法从中摸鱼了。与此同时,美国共和党也开始持续施压,不能无限期给乌克兰开支票。所以,不管怎么样,拜登都得最后挣扎一下,让乌克兰努把劲,打出几个“胜仗”。至于乌克兰能不能赢不重要,关键是“秀”到位了,顺便拉一波票。
美方战略目的就是彻底“击垮”俄罗斯,这和欧盟想让俄罗斯低头再争取更多利益的诉求是不同的。因此,欧洲态度有所放松的时候,美国得及时火上浇油,不求乌克兰立刻胜利,但也要拉长俄乌冲突的时间。
不过,美国也是有忌讳的。拜登到访乌克兰的时间,不是正式的一周年日期,这可能也说明了美国只是想隔岸观火,捞取渔翁之利而已,美国并不愿意直接卷入其中。

美国也是急了,乌克兰现在军心不稳,而俄罗斯在前线已经整装待发。
据悉,俄军即将在24日之前发动全面进攻,意图先发制人。俄罗斯32万名士兵已经做好了准备,包括1800辆坦克、3950辆装甲车、2700门大口径火炮、810门多管火箭炮、400架战斗机和300架直升机,这个数字是一年前冲突开始时俄军参战兵力的两倍。
到三四月,乌克兰将进入“翻浆期”,届时冻土全部融化成为泥浆,俄方部队只能沿公路和铁路行军,行军路线将很容易预测,后勤补给车队也容易被伏击,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执行进攻作战。如果俄军不能在“翻浆期”到来之前进攻乌军,那么至少要等到5月“翻浆期”结束后才能发起大规模进攻。
不过,如果能不打,俄罗斯还是愿意坐下来谈判的。毕竟,战争的代价很大,仅从开支上看,2022年俄罗斯战争开销就有10万亿卢布,相当于以往三年的军费。而2023年1月份,俄财政支出是收入的2.5倍,一个月的赤字是去年月均值的2.2倍。
然而,俄罗斯肯定是以俄乌实际控制线或者控制区为基础进行谈判,乌克兰则要求回到所谓1991年的俄乌边界状态。因此,俄罗斯的和谈呼吁,始终没有得到乌克兰的回应,谈不拢俄罗斯就只能打了。
战,俄罗斯不一定败,因为西方不直接参与,给乌克兰的援助也就维持僵持的局面而已。如果西方的武器供应不升级,俄乌双方都不太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夺得决定性的军事优势。俄乌冲突持续下去,存在着巨大的外溢风险,那么俄乌冲突就很有可能升级成一场波及整个欧洲的更大规模的战争。
2023年,希望俄乌战争结束,世界经不起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