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从美国硅谷银行开始,维持一周爆一个银行的队形。
3月9日,硅谷银行跳楼甩卖其债权组合,然后48小时内被宣布破产了。美国当局赶在周一开市前紧急出手救市,推出了BTFP计划。
3月15日,瑞信自爆财务报告程序存在“重大缺陷”,16日遭最大股东拒绝援手,一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飙升至近1000点。瑞士当局赶在周一开市前让瑞银吞了瑞信。
3月24日,德银最深跌近15%,创2020年3月以来的三年最大盘中跌幅,刷新去年10月中旬以来的五个月新低。3月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五分之一。
然而,和此前两个暴雷的银行不同,德银此次暴雷没有明显的导火索。只是在23日当天,德银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从此前一日的142个基点跃升至220个基点上方,是自2018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
鉴于当前特殊时期,虽然只是德银市场波动不大寻常这点事,德国当局以及欧央行还是赶紧在周末出来喊话了,不要担心,德银没问题。
一个周末过去了,德银还在!这和前两周的危机版本完全不同。德银已经安全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挖一挖德银的那些往事吧。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瑞信一样,也是名声享誉全球的百年老店。1870年,德意志银行(以下简称德银)在德国柏林成立,总部设于法兰克福。
德银是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全球3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之一。截至2022年底,德意志银行总资产约为1.337万亿欧元,在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8.5万名员工。
德银挺过了一战和二战,后随着德国的重新崛起,业务不断拓张。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德银一直是全能银行模式的发展代表,甚至是危机期间全球少数维持AAA级银行之一。不过,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德银的经营状况不断恶化,除了自身损失和营收下降外,还被美国司法部追着要罚款。
从2012年开始,德银大刀阔斧进行了三次传略转型计划:
2012年6月推出“2015+战略”,核心包括五个方面,即削减加权风险资产、降低成本收入比、推动核心部门发展、提升三大市场客户服务能力和推动企业文化变革。
2015年4月提出“2020战略”,分别是提升业务集中度、退出高风险客户、提升资本充足率和成立专门团队落实战略目标四个方面。
2019年7月发布为期三年的“竞争取胜”战略转型和重组计划,为德银20年来最彻底的战略改革。重组费用预计达到74亿欧元,包括调整业务板块、成本削减计划、优化资本和杠杆比率、加大科技投入和实现可持续的稳定盈利。

虽然德银在次贷危机以后就一直没缓过神来,但它本身没有实质性危机。我们举几个被诟病最为严重的例子:

摩根大通于2013年就曾指出德银的衍生品问题,并通过计算指出,德银的衍生品交易规模顶峰时超过75万亿美元,几乎是德国GDP的20倍。不过,那是杠杆放大后的效果,也仅仅是名义上的巨大资金。事实上,德银衍生品的净敞口要远低于这一数字,仅为410亿欧元。
另外,德银大多业务都是做市商业务。市场比较担心的衍生品组合都是全对冲的,风险几乎是零。同时,这些衍生品大多有锁定(止损)风险机制。

此前黑石被商业地产拖累出现违约的案例,详见《黑石疑似暴雷,下一个雷曼?》,这引发市场对德银通过其投资银行对美国商业房地产拥有168亿欧元敞口的担忧。事实上,德银商业地产贷款仅占7%,风险很小,JP摩根的商业贷款比例都比德银高。

过去十几年,德银被美国和欧洲政府不停开各种巨额罚单:
2010年,德银在美被罚5.5亿美元,因为该行从1996年至2002年间协助美国富人逃税。
2015年,德银因试图操纵基准银行间拆借利率(Libor),被美国和英国共罚25亿美元,又被欧盟罚近10亿美元。
2016年9月16日,美国司法部以不当销售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为由,向德银开出140亿美元的巨额罚单。
2016年12月,德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为2005至2007年在美国不当销售MBS支付31亿美元的民事罚款,另外提供41亿美元的客户补助。
不停地吃官司,使得德银的利润被疯狂吞噬。这些年,德银大多数都是巨亏, 只有短暂的一两年里面赚到了一点微薄的利润。不过,自2019年重组以来,德银的收入、利润都出现了大幅增长。2022年,德银实现了50亿欧元的净利润,较2021年增长了159%。


德银真正的风险来自三级资产(低流动性资产)。截至目前,德意志银行约有96亿欧元的三级资本,高于巴克莱、高盛等其他欧美大行。另据摩根大通测算,德意志银行的三级资本与一级资本比率亦高于12家国际投行的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德银衡量偿付能力的CET1资本比率在2022年底录得13.4%,流动性覆盖率为142%,净稳定资金比率119%。在不发生挤兑的场景下,风险可控。然而,挤兑一词,从硅谷银行暴雷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市场的视线。从账面上看,瑞信本不应需要纾困,但最终,市场和客户信心的丧失扼杀了它。
德银本身问题可能不大,但在市场情绪脆弱的情况下,任何小毛病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就拿德银上周CDS飙涨,就是受到瑞信在被收购时AT1债券减记的冲击波拖累。
瑞士这波神操作,让所有的持有AT1债券的投资者疯狂卖出AT1债券。其中,德意志银行首当其冲。德意志银行收益率为7.5%的AT1债券下跌1美分至74.716美分,收益率也随之升至22.87%。(票面价格是100美分)。这极大地推高了包括德银的融资成本,从而挤压它的盈利能力。
在信心缺乏时,德银这种体量的全球大型银行,看起来竟然像美国硅谷银行这种地区银行一样脆弱。接下来发生的事,就看能不能挽回市场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