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五一黄金周了,每年这个时间都会有很多消费者大量抢购黄金首饰。然而,怎么知道黄金产品的价值呢?你造吗,如今在主要市场上出售的黄金首饰大多有一个“身份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1200年英国的爱德华一世和法国的路易九世时期,手工艺公会是欧洲占主导地位的熟练制造力量。为了确保公会生产的产品确实符合宣传的质量,州政府的鉴定员——对公会贵金属产品的客观监管者,应运而生。
到了1327年,英格兰的爱德华三世向总部位于伦敦金匠公司(Worshipful Company of Goldsmiths)的会堂——“金匠同业协会”授予皇家特许执照。这是早期垄断珠宝市场的一种形式。英语中的“hallmark”(纯度标记)即源自该会堂(hall)和它的官方标志(mark)。

给金饰打上纯度标记是欧洲最早的消费者保护形式。纯度标记最初是为了在金饰上显示黄金纯度,并附上检验黄金纯度和千分含量或黄金开值(K值)的机构的标志。后来又添加了表明产品由哪一家金匠制造的商标。

在英国国内市场出售的所有黄金产品(大于等于1g )均须具备伦敦、伯明翰、谢菲尔德,或爱丁堡四个鉴定办公室的印记。

在美国,制度要宽松得多,允许将文件与珠宝本身分开。也就是,产品纯度可用金饰旁边的独立标签显示或口头介绍,不须标示于金饰本身。如果产品打有印记,则必须还要在旁边附有商标,显示其原产地。
在许多其他国家,包括意大利、印度和中国,对金饰的纯度标记纯属自愿。黄金制造商一般会在产品上打上自已的标记,以证明其原产地和K值纯度。比如,在意大利,黄金首饰的印记包括给定制造商名称的印章以及质量等级。制作商的标识包括一个数字和所在地区名字的前两个字母,例如1 AR代表阿雷佐(Arezzo)。而在瑞士,除金属表壳外,金饰纯度标记采取自愿标示。
1972年,多个欧洲国家签署了 《贵金属物品纯度与纯度标记维也纳公约》,希望将贵金属的检验标准化,后更名为通用控制标记或 CCM。目前该公约有24个缔约国,包括英国、瑞士等。

每一个成员国都同意允许进口打有CCM标记的产品,无需进一步的检验和标记,即使此类产品原本需要打上国内的标记。

以前的CCM标记以盾牌表示,包括贵金属的性质和化验局标志及责任标志3个标记。

其中黄金通用的标准含量标注有 375, 585, 750, 916, 999。

2019年的CCM新版本,有一个标准化的八角形盾牌,与鉴定局标志、责任标志、贵金属的性质和成色标志一起。


消费者购买黄金,最看重的就是黄金纯度了。常见的黄金纯度标识有3种:

将黄金产品中的含金量直接用百分数、千分数的方式表示。通常是将黄金重量分成1000份的表示法,如金件上标注9999,表明黄金的纯度即含金量为 99.99%,而标注为586的为58.6%。
在美国,常用千分含量来表示纯度,不用K值。我们经常在国内的金饰上看到Au9995,代表含金量为 99.95%的黄金。

K取自法语Karat,是混色金成色的一种表示方式。在黄金的纯度单位中,1K所表示的是1/24或折算为4.1666%。也就是说黄金的含量是1/24或4.1666%。18K金所表示是黄金的含量为18/24,也就是75%。24K金则表示纯金。
世界各国采用的首饰材料含金量都不低于8K。英联邦国家广泛使用 9 K标准来制作成本较低的珠宝,这被标识为 9K 或 9ct 或 375。在美国等国家/地区,质量较低的黄金首饰更青睐 8、10 和 12 K。
以下是常见的分数和K金标志间的转换:
999.9 或 999 – 24 K
990 – 23K
916、917 – 22K
833 – 20K
750 – 18K
625 – 15K
585、583、575 – 14K
417 – 10K
375 – 9K
333 – 8K

按照我国《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国家标准GB/T11887—2002),在金首饰或金条金砖上打文字标记的规定如下:
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
千足金:含金量大于999‰
万足金:含金量大于9999‰
十万足金(高纯金):含金量大于99999‰

除了珠宝商标志、纯度标记和鉴定局标志这些强制性标志外,还可以在金饰上添加一些可选标志。

1999年之前的日期标记是强制统一的。1999年之后限制放松了,因此现在在商店中找到的大多数现代商品可能通常不会在里面盖上这个印记。这个日期不是数字,而是一个字母,比如Q代表2015年。


用于纪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事件。每个纪念标记都与时间日期相关,通常由肖像突出显示。

看懂黄金的“身份证”,在买黄金产品时就可以放心选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