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以自断一臂的惨烈方式跟俄罗斯完成“能源脱钩”,试图孤立俄罗斯,并剥夺俄罗斯能源出口可观的收入。
不过,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

俄罗斯的原油都卖到哪里了呢?下图是按油轮到达日期计算的进口俄罗斯石油目的地分类的月度数据汇总,可以看到,禁运以后,欧盟国家(显示为不同深浅的蓝色)基本上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的大客户变成了印度、中国和土耳其等国家。

看起来欧盟的制裁是成功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一下,欧盟从哪里进口原油取代俄罗斯原油。到2022年底,欧盟最大的原油供应国是美国、挪威和哈萨克斯坦。其中,从美国的进口最大,12月为 3448.3 万桶(占进口总量的 18%)。

这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别忘了,欧盟除了直接进口原油外,也进口一些原油成品,包括柴油。
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制裁前一年,西北欧的柴油有53%是从俄罗斯进口的。2023 年 2 月,制裁生效时,从俄罗斯的进口下降至2%,取而代之的是中东和亚洲。

其中:
增幅最大的是沙特,从 2021 年 10 月到 2022 年 9 月的平均 68,000 桶/天增加到 2023 年 2 月的 202,000 桶/天。
同期,从印度进口的柴油增加了 110,000 桶/天,达到 161,000 桶/天。
从中国进口的柴油达到 119,000 桶/天,从韩国进口的柴油达到 45,000 桶/天,这两个国家一直以来都不是欧洲的柴油出口国。
欧盟进口的这些柴油,都是怎么来的呢?

这一年来,最为冒头的就是印度了,有关印度倒卖俄罗斯原油的报道屡见不鲜。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它趁着俄罗斯原油打折(俄罗斯出口的乌拉尔原油价格要比布伦特原油低30%以上),大量采购俄油不足为奇。然而,印度买俄罗斯原油,除了满足本国工业生产,还进行了深加工,做成成品石油再卖给欧洲,这一来一回让印度这个中间商赚了大钱。根据Kpler报告,欧盟对印度进口的依赖增加到36万桶/天,略高于沙特。

其它几个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原油的大户,也基本走的是印度的这个套路。

和印度的高调不同,沙特等海湾产油国闷声不吭,直接做起了“二贩子”。这个“中间商”的生意真的很划算:俄罗斯石脑油和柴油的售价分别比海湾国家的同类产品低60美元/吨和25美元/吨。 这让海湾产油国看到了商机。
其中,沙特最为疯狂,大量抢购俄罗斯柴油。4月,沙特进口俄罗斯柴油17.4万桶/天,预计这个月的购买量还会继续增加。

沙特从俄罗斯买来的柴油,当然是不能直接卖给欧盟的,因为这要受到西方的制裁。不过,这也难不倒沙特,沙特将低价买来的俄罗斯柴油运抵拉斯坦努拉港和吉赞港,用于本国消费,而自己生产的柴油,则通过朱拜尔港和延布港高价出口至欧洲。
根据 Kpler 的数据,沙特2月超越俄罗斯成为了欧洲柴油的最大供应商,4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柴油出口国。其中,约 35%的柴油运往了欧盟国家和英国。
其它中东产油国也不甘落后。2023年第一季度中,中东对西北欧国家的柴油月出口量平均超过100万吨,而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平均月出口量为78.5万吨。
由于燃料出口猛增,俄罗斯3月份的原油和成品油出口达到了810万桶/日,恢复到了俄乌冲突前的水平,其出口收入与2月相比增加了10亿美元,增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样一来,欧盟就成了妥妥的冤大头,一边拒绝了便宜的俄罗斯油,一边又要高价购买改头换面的俄罗斯石油。且看一下2022年,欧盟进口能源产品的成本,几乎超过了往年的两倍。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的就是欧盟呀。与此同时,欧盟还在兴奋地要求与俄罗斯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