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香港交易所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各位投资者朋友是不是已经按耐不住,摩拳擦掌想到港股市场上一展身手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这个新模式吧。

所谓双柜台模式,是整个港币-人民币双柜台交易流程、庄家活动及结算模式的统称。
双柜台模式下,一个上市公司的证券同时拥有港币和人民币两个交易柜台,证券价格同时以港币和人民币计价,投资者可以分别以港币和人民币两个币种进行买卖和结算。由于港币和人民币柜台的股价均由各自的供需决定,因此可能存在价差,但两个柜台下的证券仅是币种不同,属于同一类别证券,在股息、股东表决权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因此两个柜台的证券可以在不改变实益拥有权的情况下相互转换。
双柜台交易模式及价位表相同,提供全天交易及各类买卖盘种类,将遵从现有的T+2交收安排,跨柜台转换不收取任何费用。也就是说,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能够在两个柜台之间自由划转。比如,投资者可以在港币柜台以港币买入股票,然后转到人民币柜台卖出得到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代收股息及利息服务费外,人民币柜台结算费用及征费将以港元收取,且人民币柜台无提供实物股票提存服务。港交所会按照“双柜台”证券的总发行股份数及港币柜台的收市价计算总市值。

双柜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庄家机制。庄家机制,就是邀请一些大型的市场参与者,为人民币柜台担当庄家,即做市商。
庄家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01
为双柜台股票买卖双方提供持续报价,且相应的价差不能超过港交所规定的限制,成为投资者买卖股票的交易对手,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每只证券最少有4家庄家可提供流动量。
02
进行跨柜台套利交易,令两个柜台的价格撇除汇率因素后趋向一致。比如,买入报价较低的港币柜台股票,在人民币柜台以较高价格卖出,更多股票由此将从港币柜台转至人民币柜台,套利的同时双柜台间的价差也会缩小。港交所将允许庄家在进行合资格交易时豁免印花税。
符合资格的双柜台庄家共9家,分别为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4家中资背景券商以及Eclipse Options (HK) Limited等5家全球知名做市商。


目前,港交所暂未明确公布可增设人民币柜台的证券的具体市值与流动性标准,但从当前合资格的双柜台证券名单看,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大盘蓝筹股,而且基本确定是需要进入港股通,因为需要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港币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选择。具体名单将在港交所官网不定时公布,并将定期或临时检视。
目前已获批的双柜台证券共24只,覆盖互联网、金融、汽车、能源等行业,交易较为活跃,占港股市场主板日均总成交额的40%左右。

名单以上市主体为内地的企业居多,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SW、京东集团-SW、百度集团-SW、比亚迪、商汤-W、吉利汽车、华润啤酒、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联想集团、快手-W、小米集团-W、安踏体育、李宁、美团-W、京东健康、中国平安和长城汽车。另外也有恒生银行、香港交易所、友邦保险、中银香港、新鸿基地产等香港企业。
投资者可以通过股份代码和股份简称识别两个柜台。人民币柜台股票的代码是以8为开头的五位数,而港币柜台股票的代码是以0开头的五位数。如港交所港币柜台代码是00388,人民币柜台代号为80388。同时,人民币柜台的股票简称后缀“-R”,如香港交易所-R,表示该证券以人民币交易。
双柜台模式将分阶段推进, 未来将会有更多证券被接纳并加入双柜台证券名单。

目前港股市场参与者可开始应用双柜台进行交易,开通初期可能主要集中于香港本地或海外投资者尝试使用。
人民币柜台模式实施首日的参与者,主要是香港私募基金与海外量化投资资金。他们主要看中港币柜台与人民币柜台之间的价差,寻找其中的无风险价差获利机会。
部分RQFII机构也将部分离岸人民币资金从A股转向港股,主要投向未在A股上市的双柜台港股,作为他们完善中国资产投资组合的一项步骤。
内地投资者暂时无法立即通过港股通参与双柜台模式,具体推行时间仍需等待港交所的进一步安排。若港股通开通双柜台模式,投资者无须先兑换港币才进行交易,可减省汇兑成本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