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死在火星上。”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曾经这样说过。

虽然短期内长眠火星的梦想很难成真,但是选择把自己葬在太空中已经成为现实。
北京时间6月25日下午2:30,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进行了首次夜间发射。此次发射,它将携带24颗卫星,其中一颗卫星将携带152位地球人的骨灰上天——它们将在太空中绕着母星地球,飞行约25年,直到大气层将这些骨灰化作流星,燃烧殆尽——完成一场“太空葬礼”。

早在2018年2月6日,马斯克把他的红色特斯拉(HYCM代码CFD_TSLA)跑车送上了天,用的就是同一组火箭!不过,当时只是对这组火箭的一场测试。
而这次它的最新任务,是带着152人的骨灰完成一场“太空葬礼”。

负责这一场葬礼的是一家名叫Celestis的葬礼公司,这家公司专业从事“宇宙葬礼”.自1994年成立以来,已经在15颗不同的火箭上举行了太空葬礼。他们的服务模式还包括了地球环行、月球环行以及宇宙漫游等模式。
在登上人生的最后旅程之前,Celestis的技术人员将152个“骨灰胶囊”粘在套管内,然后用螺栓固定在卫星的上层甲板上。并非每个胶囊都具有相同的尺寸或重量,用户可以选择容纳1~7克骨灰。很据收费标准,每克收费达到了5000美元。若要带上死者的全部骨灰进行太空葬礼,服务费高达近两千万美元。每个胶囊上还能镌刻逝者的墓志铭,有的写着“伸手触碰繁星!”,甚至还有“《星际运输》永存不朽!”。

虽然费用贵得离谱,还是没能抵挡人们的热情。目前,这一场太空葬礼参与者的名单包括了前NASA宇航员William Pogue,日本篮球明星Masaru Tomita和太空飞行历史学家Eileen Stanford博士等。

不同于“太空订单”的完美表现,马斯克担任CEO的另外一家公司,特斯拉(HYCM代码CFD_TSLA)的表现就比较令人担心了。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公布的交货量下降了31%,引发外界对该公司盈利能力的担忧,并使得该公司在处理现金流和汽车制造相关问题的同时能否实现交货目标蒙上一层阴霾。
迄今为止,特斯拉(HYCM代码CFD_TSLA)股价已下跌了34%。
稍早时候,美国新闻媒体Electrek曾报道,特斯拉计划6月在北美交付3.3万至3.6万辆汽车,以打破其交付记录,但目前在北美仅交付了2.2万辆汽车.这离其创纪录的目标还很远。目前他们额外的12000个订单中有5000个没有预定的交付日期,消息人士预计,要在月底前交付所有车辆将很困难。

交付目标存疑,很大原因是产能问题难解。特斯拉为提高Model3的产能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虽然从去年二季度开始Model3的产能已有明显提升,但与庞大的订单相比,效果还是不理想。数据显示,日产量在5月底已达到900辆,仍未达到7000辆的周产量目标。此前马斯克还希望特斯拉二季度的电动汽车交付量能超过去年四季度的9.07万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目前来看,马斯克要实现目标似乎还很遥远。

经历了去年高管离职潮的特斯拉,今年管理团队虽然看似稳定了很多,但还是不时有高管离职。2月,负责全球招聘的副总裁辛迪·尼古拉(Cindy Nicola)离职在特斯拉业绩堪忧背景下,如今又传来一名高管离职的消息。据报道,特斯拉(HYCM代码CFD_TSLA)弗里蒙特工厂负责所有汽车制造的生产主管彼得-霍奇霍丁格(Peter Hochholdinger)已经辞职。在加入特斯拉之前,这位生产主管为奥迪工作,负责奥迪A4、A5和Q5的生产,在职期间,他每年负责监督生产的电动汽车超过了40万辆。

正是看重了霍奇霍丁格在汽车生产方面的经验,特斯拉(HYCM代码CFD_TSLA)于2016年正式聘请他加入,还罕见的为此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要知道,之前特斯拉任命董事和高管,一般只是在官网发布相关公告而已。当时Model 3已经推出,霍奇霍丁格的加入也增强了外界对特斯拉实现Model 3大规模量产的信心。
然而,霍奇霍丁格的离职将对特斯拉的产能进一步蒙上阴影。此时正值特斯拉扩充产能的关键时刻,这家汽车制造商正试图大规模提高产能,并对弗里蒙特的整车组装工厂进行调整,以便腾出足够的空间部署跨界运动型多用途电动汽车Model Y的生产线。
目前还不清楚在霍奇霍丁格离开之后,在这关键时刻,特斯拉会任命谁来接替他的工作,特斯拉方面的代表也还未对外媒作出任何回应。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未来面临的处境将越来越艰难。近日,高盛知名分析师大卫·坦伯瑞诺,重申了自己对特斯拉(HYCM代码CFD_TSLA)股票的“卖出”评级。他甚至断言,未来6个月特斯拉目标股价将下跌近四成至20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