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在日本大阪举行的G20峰会,爆料一个比一个劲爆。
中美刚按下贸易休战暂停键,日本和韩国就闹掰了。
7月1日,日本政府突然宣布,最快将于7月4日起限制向韩国出口用于制造电子设备的三种半导体核心原料,包括用于智能手机和芯片产业的氟聚酰亚胺、抗蚀剂和高纯度氟化氢。要知道,日本企业制造的氟聚酰亚胺和抗蚀剂分别占全球产量的大约90%,氟化氢占大约70%。而韩国是主要的买家。这对于韩国出口的心脏产业——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屏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

此外,日本还表明,计划于8月1日左右,把韩国排除在“白名单”国家之外,使其无法享受尖端技术出口免申请优惠。

用大白话来说,一旦韩国被剔除,以后日本供应商若要向韩方出口相关材料时,每一笔合同都要经过政府批准,而这一审批流程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

有人说,日本狠起来,跟美国有得一批,直接打中了韩国的要害,必将威胁韩国半导体产业。
这次日韩经贸冲突,是自1965年日韩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首次。
那为何日本这次胆敢对韩国下狠手了呢?
表面上看,主要原因是两国在二战劳工赔偿问题上僵持不下。
二战时,日本曾强征一部分韩国劳工。去年10月,韩国法院勒令涉事日企对四位受害者给予赔偿,每人应获1亿韩元。但日方抗议,认为这违反1965年就签署的“日韩请求全协定”,依照该协定战时征用工的问题已经解决,现在韩方没道理再提出赔偿要求,但韩国认为,当时协定并未终止劳工争取补偿的权利。
事实上,日韩在诸如此类的历史问题积怨已久。

显然,劳工问题并非新问题,应该不至于导致日本做出如此反常的行为。如果再细细斟酌,你会发现,日本这次的真实意图是要做给美国看!

与其说日本在背后挑事,不如说日本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因素。

截至目前,韩国政府采取了两步走的策略。7月3日,韩国政府决定将斥资推进半导体材料和零部件国产化。与此同时,有关部门正在全面听取韩国企业的意见,包括韩国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在内等多名官员日前都与三星电子等半导体企业高管团队就日本限制出口关键材料交换意见。
另一边,韩国政府决定走法律程序,到世贸组织(WTO)起诉日本。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韩国政府官员透露,韩方认定日方限制出口为世贸组织所严格禁止;韩国政府另一名官员说,日方违反世贸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1条。这一条款禁止限制出口,除非所涉产品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

多名消息人士表示,尽管韩国政府正在研究向WTO申诉,韩方仍会依据这一事件的进展采取灵活措施。不管如何,一旦日韩进入WTO争端解决程序,纠纷可能长期化,将令两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相比政府的“理性”处理,韩国民众反应更强烈,反日情绪高涨。除了到青瓦台网站请愿外,民众在网络上抵制日本车企的留言也在不断增多,连家电、化妆品和电子产品等行业也受到影响。


从整个事件来看,韩国在遭到日本制裁后,全然束手无策,因为韩国面临的局面相当被动。除非韩国有能力建立国产半导体供应链,就像中国的华为企业一样,即便谷歌不再允许华为使用安卓系统更新及安卓服务,也照样有能力开发出自己的鸿蒙系统,否则韩国的每一次反击,都可能引发日本进一步限制。韩国现在是申告到WTO,但即便最后胜诉了,也根本解决不了韩国自身的危机。而日本方面,这次敢突袭韩国,手里肯定还有牌,到底要打到什么程度,还得要看文在寅对日韩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态度,以及美国的态度。
美国最终会如何出面调停,让日韩重归和好,我们不得而知,但真心希望美国能真正担负起维护全球贸易稳定的大国责任,避免冲突升级。